真要参考一丢丢的现实,能做到收支平衡都是黔首拿命在拼。
长安八里尚且如此,其它地方就更不必说了。
“朕没记错的话,潜邸之臣里好像只有文党张汤与汲黯在长安有宅,余者都是直接住在官府里?”想收富人的房产税又担心是由黔首买单的刘瑞突然想起他的肱骨们也没几个定居长安。
文党是靠刘瑞偏心。
张汤是靠老婆的嫁妆。
至于汲黯……他家七代都是公卿,所以给汲黯分了一间宅邸。
除此外,颜异是租了袁盎的宅子。
赵绾与王臧则是靠着老师的名声借助在没有做官的师兄家里,并且正为如何买下或租下长安八里的宅子而发了愁。
没办法。
他们的自尊心不许他们一直借住别人的宅子。而且就前程来看,借住一事容易在官场上落人口实,导致皇帝不敢,也不能重用他们。
李三作为未央宫的宦官令,皇帝还是普通皇子时就跟随一旁的中大人自然攒了不少家底。可即便如此,他为养子购入长安八里的宅邸是也差点花光多年的积蓄,最后还是刘瑞出手补助了些才勉强拿下中等段位的普通宅邸。
对此,他一宦官居然对天之骄子的朝廷重臣们产生同病相怜之感:“回陛下,潜邸的几位大人们确实是在奉民落户,不过因为太学府的缘故,也有人想搬去阳陵。”
“搬去阳陵?”刘瑞差点笑出声来:“不出一年,阳陵就是小长安。”
别的不说,动作快的勋贵富商们已经跟着少府的脚步开始抬起阳陵县的地价。
这可是西汉的海淀区+大学城啊!
学区房什么的,只要是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就抵挡不了。现在下场的已经不是慢了两拍的程度,而是汤渣滓都赶不上啊!
“说起来,朕的两个好姐姐与姑母也在询问能否抢到阳陵县的宅子。”将阳陵县的开发工程转包出去的刘瑞近日没少接见以前不太熟的两个姐姐。
不同于自小养在薄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