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除了窦婴和前去核实遗诏真伪的两位国舅,其他人都坐回原位,但也没比站着时舒服多少,完全称得上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尤其是见上座的皇帝毫无动静,一副准备秋后算账的模样,窦彭祖就难受地恨不得做点什么,但又不能在皇帝面前轻举乱动,所以露出憋屎般的可怕脸色。
对面的郦寄见状,那真是喝茶也不是,吃点心也不是,只能盯着桌面的花纹,想着皇帝为啥派两老头核实遗诏真伪。
不过瞧瞧受邀的人里谁更适合过去一趟……
已经死亡的政变记忆再次攻击郦寄的大脑。
算了,平庸是福,平庸是福。
太能干的活不长,太平庸的死得快。
所以说文治看萧何,人际看陈平。
只会打仗的郦寄权衡一二,决定跟紧刘瑞的脚步。
算了,他也活不了几年,只要情商没有低到与韩信一较高下的地步,应该能在刘瑞的手下善终。
前提是这位真的效仿文帝,不会将人赶尽杀绝。
郦寄不知道的是,刘瑞确实对物理上的毁灭敌人毫无兴趣,并且还算珍惜武官。
没办法,物以稀为贵。
想当官的文人多如过江之卿,而能抵御匈奴入侵,为他打下南部诸国的武将却少得可怜,以至于连郦寄都成T1将领,负责皇帝的安保问题。
刘瑞比历史上的汉武帝大了七岁,而汉武帝又比霍去病大了十七岁。
也就说是,即便霍去病能顺利出生,他也得到四十一岁才有此爱将。
至于卫青……
芳龄二十的刘瑞表示他就算是丧心病狂地让十一岁的卫青领兵打仗,他的朝臣们也不答应。
于是乎,在等待与进攻间,刘瑞选择发展科技,然后安排十七岁的卫穆儿顶上空缺。
所以才有今日之事。
【窦婴……还是要走历史的老路。】
刘瑞放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