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什么不对。
“郡守,咱们把人放走真的没问题吗?”辽西郡的长史看着离开的乌桓人忧心忡忡道:“而且还把陛下的计划告知对方。”
李息瞥了眼年轻的长史,冷笑道:“就是要把利害说清,才能打消乌桓在那儿左右逢源的小心思。”
“可乌桓要是做大了,那匈奴……”
“要么拉拢,要么戒备。”
宣室殿里的刘瑞签完向北增军的诏书后十分肯定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军臣防伊稚斜胜过防乌桓。而乌桓……”
刘瑞声音稍稍一顿,表情也变得扭曲起来:“乌桓……怎么说呢!给朕一种努力了,但没努力到点子上去的无力感。”
东汉以后,乌桓人的幸运在于押对了包,跟着曹魏成功混到国家编制。
不幸的是,曹丕以后的皇帝各个短命,而且还碰到一个凿穿地板的司马家……
那可真是几辈子都彻底白干了。
第294章
郦寄作为大汉的老将与郎中令自然是有参与不少军事会议的资格,所以在对匈奴的战争上,他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大汉与匈奴在三月后开战,墨者工坊里的存货是否能尽数运向大汉边境。”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墨者工坊这个之前被主流社会(此处特指权贵阶级)戏谑为上九流里的“小玩意”在四千名乌桓骑兵折戟辽西,大汉对闽越的战争大获全胜后迎来一波扩招热。那些看不起赤脚墨者的权贵对墨家巨子笑容灿烂,不仅开始大手笔地资助墨家,更是把继承人都送进墨家,只求对方教其一点保命之技或内部给些秘密武器,以此增加武将子弟在边境的存活率。
郦寄作为靠近皇帝的九卿也不例外,甚至是最早意识到墨家价值的武将之一。
按照武将与计然家的算法,程不识在闽越的损失应该在两万上下……这还包括路上的折损与水土不服的折损。而当战报传回关中,让人好奇他们是去闽越旅游还是打仗时,众人被那伤亡报告给搞沉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