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好吧,她承认自己是做昏君的料。
再者说了,其实,曹家和李家的钱可不少都是花在了康熙下江南的事上,其中自也包括挪用的公款。
康熙六次下江南,其中有四次就是住在曹寅家里,一概支出自是由其全权负责,康熙虽尽量提倡节俭而行,但皇家的人再节俭能节俭到哪里去。
再者,有时候皇家体面和排场还是不可少的,带着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以及卫队侍从等有两三千人,哪哪不需要花钱啊。
另外,除了接待上花钱如流水外,还有两人在江南给其建行宫的的钱,这无疑是笔很大的支出。
康熙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甚至在大臣上奏弹劾两人时,康熙都会从中回护道,我知晓这内子里的事,你可以不要问了。
甚至为了让两人能尽快弥补亏空,康熙更是让曹寅和李煦奉旨轮流出任十年两淮盐运使,要知道,现下的两淮盐运使可是天下最肥的缺了,这就是明晃晃给两人提供敛财的渠道啊。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雍正当政后,这两位康熙的宠臣明显成了新帝的眼中钉,其结局自也是躲不过抄家罢官,甚至流放的命运。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不管是李煦,还是曹寅都是正风光无限的时候,也是两家最鼎盛的时期。
船舶停靠码头,众人纷纷上岸,安清等一众女眷跟着太后一起,被先行安排去了行宫。
而康熙则带着众人骑马缓行,沿途两侧全是前来迎驾的百姓,此举也算是与民同乐了,这次苏州在籍的绅士耆老都来了,还拉起了丝绸黄幡,标注了姓名籍贯和恭迎圣驾等字样。
安清等人来到行宫后,便被人带领着去了各自的住处。
在苏州这站上岸前,他们已经在船上待了一个多月了,虽说她不晕船,但毕竟舟车劳顿的,在船上总归不如地面上舒服就是了。
太后也让人传了话,说是让她们各自歇息调整下,不用着急过来请安。
不过,安清身体素质好,歇了几个时辰就完全缓过来了,从原来有些蔫的状态,摇身一变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