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或丘陵地区土地贫瘠的地区,这些地方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微臣记得之前五福晋在课堂曾提过一个理念,叫‘杂粮南传’。”
“像玉米和番薯这种杂粮,种植时对土地要求没这么高,而且产量又不低,倒是可以暂时缓解民食的问题。”
这话一落,众人不由也思考了起来,特别经历过此次山东灾情,大家对玉米和番薯能活命之事算是有了深刻的认知,南方那些山区土地本来就不适合种水稻和小麦,若是用来种植这对土地没这么高的‘杂粮’,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法子。
张廷玉见众人理解了,也没再多说什么,而是话锋一转道:“至于北方的土地,据微臣所知,黑龙江军屯田的产量并不是很可观,微臣觉得倒是可以从这一块好好发发力。”
康熙听到这话,下意识抬头看了张廷玉一眼。
黑龙江寒地黑土,滋养天成,目前是以八旗官兵为主的官庄旗地、官田为主要形式进行屯田开垦。
但由于当地地寒霜早,霜冻灾害等情况较为常见,再加之当地的农耕技术比较落后,官兵也不谙耕种之事,所以,屯田开垦根本满足不了基本需求,大部分军粮仍需由盛京、吉林远道运送而来。
但那里土地如此广阔,若是能充分地利用起来,前景确实很是乐观,旁的先不说,若是能实现自给自足,至少盛京、吉林等地就不用再给其供应军粮了。
可现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地情况比较复杂棘手,像‘地寒霜早,霜冻灾害’这些情况,现下根本就没有很好的应对之策,那谈何提高当地的农作物产量。
康熙沉思片刻,问道:“你既已提出,可是有什么法子?”
张廷玉摇了摇头:“回禀皇上,微臣有愧,这些前朝并没有先例,微臣在种地一事上也只是学了些皮毛,像这种需深度探索钻研之事,更是做不来,也没这方面天赋。”
至于谁有这方面天赋,那则不言而喻了,满朝文武脑子里都同时闪过了一个人,五福晋!
像这种需开辟农业先河之事,若说真有人能做成,想必也只有她了吧。
这点旁人都能想到,康熙自是也不例外,他不由又想到胤祺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