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对安清而言,还远远不够,自给自足只是第一步而已,这片黑土地上还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福晋,您之前提的建议,下官已经写了折子递去了京城,只等皇上那边的回复。”博定道。
安清轻点了点头,博定所说的建议是指之前她提议将士家属随军一事。
这几年之所以一直围绕着城池周边展开筹建军农场,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垦荒人手问题,军农场主要依赖的就是戍边的将士,自然不能离他们太远。
但这边很是地大物博,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地方,可这里本就是人烟稀少之地,后世在开发北大荒之事上,依靠的是举国之力,因为国情的不同,这会想依靠举国之力是不现实的,所以,他们也只能尽量想更多的法子。
将士们从各地而来,长年在此地戍守边关,有的未成家,有的成家了,成家的人,不少妻儿老小都在老家,若是能过来,当地能给分配土地进行垦荒,那也就相当于在本地扎根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随军政策,即便朝廷同意了,对将士们而言也都是自愿的,总不能硬把人家扣在这里不是。
“前些日子,我同五贝勒爷商议了下,这两年河南、安徽、山东等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很多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我们已经同皇阿玛去信商量了,看能不能允许些灾民出关来咱们这边。”安清道。
博定脸上闪过丝诧异:“他们能愿意来吗?”
毕竟,他们这边条件确实挺艰苦的,灾民们但凡有一丝希望,怕是都不会选择来这种苦寒之地吧。
安清摆了摆手,道:“自愿嘛,若是真活不下去了,这里对他们而言,总归也是一条出路。”
边关虽苦,但若是能有一个安身之处,有一份养家的田地,苦些又如何呢,只要能带着一家老小活下去便好。
商议完正事后,博定着急忙慌地离开,又赶去城郊兵营训练去了。
安清则被紫苏扶着,回了衙门后宅。
这三年来,她和胤祺带着小宝,基本就是在奉天府和黑龙江各地来回往返,奉天府的那边的农事试验场已经筹建完成了,平日里是布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