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召集老师开会,安排开学事宜。
学校大铁门正对着办公室, 大铁门是开着的, 办公室的门也是开着的,办公室中间摆了一张乒乓球桌, 唐国胜正在和人打乒乓球。
林北把聪聪放到地上,牵着聪聪走进学校。
唐国胜瞥见林北父子俩进入办公室,他没收手,继续和周亮打乒乓球,直到分出胜负,他才收手。
唐国胜放下球拍,喝一口凉茶,指着周亮跟林北说:“林北,你来的正好,你经常在市里走动,见识比我还多,你来跟周亮说他是读中专呢,还是上高中考大专?”
唐国胜把林北问住了。在八十年代,国家急需人才,因为中专学校只需两年就可以培养一个中专生,国家在这一时期就大力宣传中专,鼓励学生读中专,还给中专生好的政策,例如包分配,给转户口,导致在这个时期,普遍成绩中等或者靠后的人才会读高中,到了九十年代初期,高校录取率由七十年代末的百分之五、六、七、八猛然提升到八十年代的百分之二十几再到九十年代初期的百分之三四十,国家对中专生的需求趋于饱和,大专开始紧俏起来,到了聪聪高考那年,风向又变了,本科生隐隐追上了大专生,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新闻,无一不透露国家现在缺拔尖的人才,他曾和许初彦聊过这个话题,他俩都提到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本科生也不吃香,硕博生、留学生独占鳌头。
就目前来说,周亮读中专是最优原则,原因有二,一,周亮是农村娃,他父母肯定希望他读中专早日参加工作,二,八三年秋,全国初中、高中改成三年制,如果周亮读高中考大专或者大学,周亮要晚五到六年才能参加工作,他父母、周围的人肯定不理解,周亮要面对五到六年的不理解和质疑,对于一个毛头小子来说,他很难承受得了。
林北斟酌一番,他给出一个建议:“你中专毕业,可以边参加工作边继续深造。”
“镇中学今年三个人考上中专,你考的最好,镇中学以你为荣,村小学更以你为荣,你将来参加工作还不忘提升自己,村小学更加以你为荣。”唐国胜激动抓住周亮的手。
周亮只知道闷头读书,林北说中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