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不妙, 先一步把桌子上的照片揣包里,避免遗失照片, 与此同时, 另一只高举照片的手纹丝不动, 极力控制场面。
就一组照片,大家兴奋的离奇, 要是究其原因, 得从淮市火车站的历史说起。
因着淮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二十世纪初期这里兴修铁路、码头, 小县城淮阳得到快速发展,到了四七年元旦1号, 淮阳被正式设市。
依托陆上航线和水上航线, 淮市一跃成为本省第二大城市。
连通南北的津浦铁路,火车需要在此添煤加水,旅客下车在此休整, 淮市因此得名津浦铁路的“宿站”,也就是桑超英口中的中转站。
时至今日,南北股道已有几条。
天南海北旅客全汇聚在火车站前的中心商业区,信息在那里得到交换, 再从那里传遍整个淮市。
被传的天花乱坠的外边世界让市民为之痴迷、向往。
耳朵听到了, 眼睛至今还没见到呢,林北从外边带回来的照片可不就让他们着魔了。
看到照片上起伏曲折的山路, 跟着背篼人的脚步眺望远方,看到被积雪覆盖依旧能窥探到的仿照明清的青瓦片,和鱼鳞一样密集,宽大的屋檐庇护着木头和青砖混合修建的墙体,目光移到第二张照片上,众人恍然大悟方才的白点是背篼人头上盘着的帕子,他们徒步走在盘山路上,穿过县城,绕山而行,把枸杞背到火车站。
众人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人群里有人边美滋滋咂嘛枸杞,边伸长脖子瞅照片:
“建国小24年了,他们一丁点没发展啊。”
“还真的是诶,要不是他们那里的房屋和咱们的不同,我真以为你拿四几年阳县老照片糊弄咱们。”
“我咋觉得他们的火车站还没余淮镇码头热闹繁华。”
“他们咋不迁徙到平原地区住,是没地吗?”……
这个年代人们大多通过广播、报纸、口口相传了解这个世界,很少有辨别信息真假的意识,导致大部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