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1

字:
关灯 护眼
御宅书屋1 > 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 > 第31节

第31节

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刘邦起义,南征北战,刘邦是不给发工资的,樊哙的工资就来源于名下这两千八百户食邑的产出。

封邑内产量多,樊哙的收入就高,反之就低,跟周代按田邑大小区分不一样。

整整两千八百户啊!

哪怕照现代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家庭三口人来算,三口十几亩田地,一亩地照现在的生产水平也不多算,一百斤,一户人家也能有一千多斤粮,两千八百户就是两百八十多万斤粮食。

汉初承秦制,田租收泰半之赋,另有每顷刍三石、稿二石的附加税,再加上口赋及户赋,樊府每年所得至少超过一百八十万斤粮食。

照这个年代粮食的购买力,妥妥的一笔巨款。

最妙的是,樊家收取的食邑是按产量算的,有点多劳多得的意思。

樊伉顿时精神一振,暗搓搓地想着,他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有了这两千八百户劳动力,再加上他所接受的两千多年农业知识的积累,只要每亩产量提高一百斤,樊家的收入还要翻倍。

而想要提高粮食产量,无非是几个因素。

适宜的肥沃土壤,优良的粮种,再加上后期施肥管理得当,只要不是运气特别差,碰上旱涝这种天灾,丰收不是什么大难事。

粮种需要长年累月地挑选培育,短期内他改变不了,土壤的治理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见成效,但是肥料和田间劳作管理他还是略有心得的。

樊伉估计如果能够完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耕种,一亩地不说多了,增加个一两石还是可行的。

在农户们热火朝天地翻地碎土整理田地的时候,樊府诸人发现自家小郎君又开始折腾起来。

他不吃面食,改吃大米饭了。

这可愁坏了刘婆等人。

关中不产稻子,要吃大米,就得去齐国或是更远的南边儿采买,所以即使是大汉的国都栎阳,市面上的稻谷都不太多。

不过小郎君坚持要吃大米饭,刘婆等人也只好面带难色地去了一趟坊市,买了不少稻谷回来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