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代价,说动夏侯婴代为说项。
夏侯婴已经答应了。
刘盈知道樊伉已经安排妥当,顿时喜滋滋的,说:“还是伉儿聪明有办法。”
送走了刘盈,樊伉转到隔壁院子。
这个院子一直空着的,因为樊伉时常要在家里捣鼓些东西,吕媭索性就将这个院子也给了樊伉,被樊伉当成实验室。
第一张黄草纸是在这里造出来的。
现在樊伉也在这里折腾印刷术。
印刷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樊伉解释了一遍是个什么东西,那些匠奴们就心领神会,唯一麻烦的就是材料的选择。
樊伉已经尝试过铜字、木字,陶字,各式各样的都试过。
其中铜字模型最耐用,而且印出来的字体非常清晰漂亮,唯一的缺点就是造价高,而且雕刻不易,耗费太大。
木字材料倒是易得,而且雕刻起来也不费事,但是因为木头上有纹理,有时候印出来的字体也会带着这种纹理,尤其是用劣制的墨,那效果简直惨不忍睹。
陶字倒是方便易取,而且印出来的字体也比较清晰。
至于其他的材料也是各有利弊。
最后樊伉决定采用陶字。
就为了这个,他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袖珍型的窑炉,和原先的烘纸房一起。
窑炉用来烧陶字模,烧窑的时候温度高,正好可以用来烘纸,一举两得。
樊伉不懂墨,为了测试哪种墨更适合用来印刷,他几乎把市面上所有的墨,不论贵贱全都买了回来,一样样试,终于选了两种印字比较清晰美观的,就是略有些小贵。
一小块墨就要两千个钱。
果然跟读书有关的东西都是有钱人才能沾的玩意啊!
樊伉肉疼极了。
紧赶慢赶,樊伉总算赶在迁都前将第一本高祖野史给印刷出来了。
内容印刷出来后,樊伉在装订上面也颇费了些功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