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藤铠,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严肃对待。
这可不像遍地大开发商业发达,随便哪个犄角旮旯都有小饭馆旅馆的现代,很有可能连着跑两天都看不到人烟,别奢望在路上补给,所以出门的时候御寒的保暖衣物要准备好,一路上的吃喝尤其要准备充足,要不然半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迎着北风饿肚子赶路那滋味可不美妙。
怎么说无名也是为他做事,樊伉当然不会让他饿肚子。
第二天他就就让府里的人把养的猪全杀了,只拣那肉紧实整齐的切成条,拿酱料盐腌渍了,再下卤料煮熟,切成小片,用铁板搁着放进窑炉顶上高温烘成肉干。
其实肉干用风干的最好,营养没有怎么被破坏,热量高易保存,实在是居家旅行的必备口粮。
不过樊伉现在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等着肉条慢慢自然风干,只能在烧字的时候高温烘烤,以外力手段在最短时间内将肉内的水份蒸干。
这样烘出来的肉干虽然不若风干的营养成分高,味道却很美味,而且保存时间长,用来充作赶路的干粮着实非常不错。
据说这种牛肉干和烈马、弯刀一起被称为成吉思汗远征军的三大法宝。
蒙古人就是靠着这三样法宝一路霸气西进,横扫西亚,一直打到多瑙河畔,将华夏的版图扩张到史无前例的规模。
可惜以农耕为主的大汉朝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对于百姓来说吃肉现在还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享受。
更何况无论是烘还是自然风干做成的肉干缩水非常严重,如果汉人和蒙古人一样,行军打仗全靠这种肉干当主食,估计一场战争就足以让整个大汉朝破产。
非常的昂贵奢侈。
除此之外,樊伉还炒了许多炒米,放盐和肉干一起炒得焦香,让人拿干净的麻布缝了一个条状的布带装了,挎在肩上打个结,想吃的时候抓两把出来嚼,既能充饥也不影响赶路还方便。
这种方便随身携带的粮食袋得到了无名的好评,强烈建议樊伉多做点这种袋子,以后出门更方便。
被他的夸奖哄得心花怒放的樊伉,又让人又厚实的皮子缝了一个双肩背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