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瞅着他,乌黑眼珠眨啊眨的。
李定国再回头看去,孙可望的尸体已经完全炸成了一团灰烬,被风一吹,什么都没剩下。
很好。
孙可望等人原本在历史上活得很滋润,享受着清朝的高官厚禄,寿命相当不错。
这时,寿命都被剥离下来,记载在生死簿上,分给了南明的诸位将领。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郑成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平定了整个南明的大后方,并且士兵们也因为接连大胜,正气势如虹,全然不见先前被清兵迎头痛击的萎靡之色。
如果说,先前南明始终有一只脚迈在悬崖边上的话,现在已经被拉回来了,并且还有余力和毅力持续向上攀登。
消息传遍四野,清廷万般震悚。
有人就是这样天生的领袖与将才,只需要一个名字,就有着震慑心魂的力量。
许多八旗兵还没上路讨伐南明,就已经打了退堂鼓,如果不是郑成功与清廷仇深似海,断无和解的可能,他们已经准备连夜渡江投敌了。
与清廷的恐慌恰恰相反的,是江南地区的义士百姓。
多处清军治下的城池,都有起义军趁机活动,直接大开城门,清扫城外道路,准备迎接王师。
百姓们也迫不及待地剪去金钱鼠尾,换回了汉人衣冠。
郑成功派密使携带印有天子玉玺的空白诏书十道,前往舟山岛一带收编水上义军钱应,命其通过通过巧妙的里应外合,救出被围困的张煌言部众,赶来与他们会合。
天下苦鞑子久矣,一股摧枯拉朽的灭清洪流,在各地席卷如潮。
……
次年正月初四,郑成功从海上入浙江台州,誓师北伐。
这一日,正是明太祖于应天府建国的二百九十周年,全军皆缟素,遥祭北方帝陵,望之如霜天飞雪,纵横四野间莽莽一白。
在此之前,郑成功特意做了一件事,拿出「战魂点将碑」,挥剑斩下了其上的一角空白。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