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告诉继承者,檀道济一心北伐,不恋权柄,你可以放心地用。
他立了四个互相掣肘的寒门官员、世家子弟,作为托孤大臣,进行权术制衡,独独没有立最信任的檀道济。
因为刘裕希望他的冠军将军,这一柄他亲手用十年铸就的国之利剑,可以不受任何政治因素掣肘,自由驰骋疆场,策马仗剑江北。
但他终究是错算了。
或许也没有算错,因为,他始终没有看错檀道济这个人,檀道济继承了刘裕的遗志,坚定不移地北伐,抗击北魏,横扫鲜卑。
就连他的死,都是宋文帝刘义隆以伐魏之名,将他骗入朝中,在践行宴上一举拿下的。
刘义隆还在檀道济死后,为此庆祝连日,大赦天下。甚至连身后名都不给檀道济一个清白,将元嘉北伐兵败的责任都尽数推给了他,纵然在那个时候,檀道济已经去世十三年了。
刘裕听完了这些叙述,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件事宛如最后一根稻草,刘义隆的种种行为加起来,已经完全突破他的底线了。
他转头看了看檀道济,小檀将军目光呆滞,显然未从如此惨烈的未来命运中回过神,忽然喃喃道:“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去吧”,刘裕暗叹一声,叫了几个人远远地跟着他,确保他的安全,而后振袖而起:“鹏举陪孤去外面走走。”
岳飞沉静地点头。
他们来到了落日晚照的临安城头,并肩而立,向北眺望。
目光仿佛穿透了大江南北的苍苍烟树,亭台楼阁,穿透了无数的刀剑寒光,风霜雨雪,望见了北方的开封,洛阳,长安。
近千年的时间阻隔,人间王朝换了一代又一代,更迭变迁,可天地自然的风景却依旧亘古如斯。
就连北望的方向,也都是一模一样的。
刘裕本来心思烦乱,这般看了一会,忽而也平静下来,便听见岳飞说:“我此次出战,必为陛下带回延寿之物,以续江山社稷。”
他语气很轻,浸没了漫天静谧的霞光,却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