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陈周联军的阵中,众人听闻高湛的死讯,真真是悲从中来,相与叹息,好端端的一个毫不费力拿下邺城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韦孝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计更比一计狗:“邺城立一个皇帝,我们不妨也立一个跟它打擂台。”
第180章
韦孝宽的立新皇帝计划尚未真正投入实施, 就已出师未捷身先死。
主要是,邺城之中出现了动荡。
这些日子以来,灭齐大军虽然围而不攻, 未动用一兵一卒,但也并非什么都没做。
辛弃疾安排了一些人手轮番在城下喊话,一会儿是什么“高湛已死, 外援尽断, 尔等已成孤城”,一会又是什么“降者不杀, 尔等宜自顺应天命, 速速来归”,不断上演攻心计。
至于效果嘛, 不幸十分有限。
昔年宇文护攻城掠地,曾在大破城池之后,将满城百姓屠杀,只留一小部分活口掳掠为奴,带走以供驱策。
盖因宇文护的名声过于恶劣, 前科累累, 邺城上下都一致认为,城破之后必然无幸。
反正横竖都要一死, 断无生理, 莫如放手一搏,也好坦然无愧地走上黄泉路。
眼见城中抵抗意志甚为坚定,辛弃疾为了试探齐军力量,特意将韦孝宽拉出来, 带到邺城底下遛了遛。
没办法, 因为玉璧之战的关系, 韦孝宽就是每一个北齐人的噩梦,眼中钉,肉中刺,时时刻刻恨不能致他于死地。
当年在玉璧,韦孝宽以区区数千兵力大破东魏十四万大军,其中有七万将士都因他而死,就连高欢本人也由于这一战而亡殁。
虽说两国交兵,各为其主,本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玉璧一战死相何其惨烈,凋亡何其凄凉,死去的又都是高家最初的精锐与死忠,也就是如今邺城当中这些守军的父辈,谁能不对此恨之入骨。
韦孝宽一出场,便宛如一个人形靶子,仇恨值拉得满满的。
被迫上阵的韦孝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