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兵部没撒谎,当初百济之战打到最紧要的时候,刘仁愿上书朝廷要援兵,结果朝廷根本抽调不出府兵来,最后是募集了几千人丢到百济来了,里面老的老、小的小,上岸的时候还被新罗人笑了个痛快,这一点他印象非常深。
“那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兵部总不能就这么无限期下去吧?总得有个期限吧?”
“期限有,今年秋后,会抽调一批人来,轮替现在的人!”
“秋后?那不是还有七八个月?就不能早几个月?”王文佐苦笑道:“这批人算下来要出戍四年了,还真惨呀!”
“没办法!”杜爽道:“兵部的文书里说了,给我们派来的都是秋后才满十六的少年,所以……”听到这里,王文佐已经笑不出来了,依照唐代的兵制,府兵从十六到六十都要在兵册之中,接受抽选,当然一般来说年纪太小、或者四十以后的老兵一般都只会承担国内戍守这些比较轻松的任务,远征一般都会抽选十八到四十的青壮,大唐兵部居然连刚满十六的少年都派到百济来当戍守,穷兵黩武、外强中干这两个词立刻跃上王文佐的心头。
“朝廷这次征发了长安六万恶少年从军,我带了两千人来百济,希望能解一点燃眉之急吧!”王文佐苦笑道。
“两千恶少年?那太好了!”杜爽笑道:“还是三郎有办法,这些恶少年颇习武事,又不用轮替,这可太好了!”
“只有两千人,却有一万要轮替的!”王文佐苦笑道:“算了,不说这糟心事了。对了,杜长史。我刚刚进来的时候看到院子里有两具尸体,看上去有点面熟,该不会是我们的人吧?”
“不错,一个叫陈开、一个叫何文凯,都是火长!”杜爽叹了口气:“因为要轮替的事情,聚众闹事,翻了军法,都被吊死了!”
“陈开?何文凯?这名字好耳熟呀!”王文佐皱了皱眉头:“是哪个营头的?”
“你耳熟也不奇怪,都是贺拔雍的麾下!原本还要责问他几句的,现在你回来了,就算了吧!”杜爽笑道。
“我想起来了!”王文佐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这个贺拔,算了,这件事情先交给在下吧,一定会搞清楚!”
“王司马的手段,我们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