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用作入学学子的助学金,一半用来修桥造路。这些都是有益乡里之事,又不用自己出钱,所以一经提出,尤溪人心大快,人人称颂不已。
尤溪的这位小小秀才公,就这样办起了社学,他设计了两门基础课程:一是文字,二是算术。文字学的依然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让学生认得字;数学则用阿拉伯数字来教,兼授算盘。他去外头请了两位先生来教文字,自己教数学。第一期一共收了十九名学生,全部免费。那两个先生一个四十来岁,姓周,没什么灵气;另外一个还不到三十岁,姓曲,叫曲笃清,甚是好学。
这曲笃清见李彦直年纪虽小,懂得却比自己还多,心中叹服,就来向他请教算术、格物的学问,李彦直慨不藏私,一一传授,没半个月,曲笃清便能代他教数学了。李彦直见他接受力好,又将自己还记得的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常识分门别类,一一相告,曲笃清听得如痴如醉,对这位神童的学问更是佩服不已。
李彦直本有打算等第一届学生通晓了文字、算术,再教授他们格物之学,这时见了曲笃清的进境,心道:“等这第一批孩童打好了文算基础,这位曲先生也能代我传授这四门格物之学了!”
山居日子,平宁无事,李彦直按照徐阶的教训,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每天读半日,教半日书,黄昏后则到铁厂、茶厂巡视厂房、账目。经狐狸大仙一事之后,他已建议将茶厂的账目交给苏眉管,他娘也无异议。至于李刚,所谓近朱者赤,这两年常跟着弟弟到处跑,也已晓得一些简单的文字,算账更是没障碍了。
眼看天气渐冷,北风大作,李彦直便想起这时叔叔李光头应该已从日本回来了。果然数日之后,李介便从海边传回消息,说通番船到达港口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商品需求的信息。报信的人告诉李家:从倭岛来的船上满是白银,就等着买货物!
李刚大喜,便催着赶紧将已生产的货物打包,准备担去漳州卖。李彦直笑道:“急什么!只要赶在明年季风起来之前送去就行了。”忽又想:“若老是等山海两边通消息然后再担运货物过去,彼此不便。不如让二哥在泉州、漳州一带搞个仓库,若有了货物就送到那里作库存,再安排个得力的人过去,看看价格好就出货,那边靠近市场,更好把握商机!”便派人去请李介回来,商议此事。
约有半个月,村口匆匆走进一拨人来,却正是李介等人,但人人包头扎脚,却是个个重伤!李彦直惊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介破口骂道:“蒲伊啊母!不知是哪里冒出来的山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