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接受了基督,那么接下来就可能是整个国家都受到他的影响接受福音。
“而中国一旦接受福音,日本、朝鲜、暹罗也许也就会跟着纳入我主的怀抱了。”
沙勿略满怀希冀地来,而李彦直的回应也没让他失望,虽然元帅一直以“传教之举不符合我大明的法律,必须皇帝陛下准许才有可能”来表示此事很困难,但对沙勿略的另一个提议——设立教会大学——却很感兴趣。
“我可以在上海设立一座西式的大学,我有这个权限。”李彦直说:“我还可以选派优秀的人才跟着你们的商船到欧洲去游历学习,嗯,其实我自己也有打算去欧洲走一走。”
沙勿略欣然说道:“元帅要是到了欧洲,教宗和列国君主一定都会倒履欢迎。”
其实两人在言语中还是有一定的错位,李彦直希望得到的是一座“西式大学”,但修女翻译过去时还是说“教会大学”。李彦直对佛郎机话也有些了解,知道一些关键词,听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沙勿略又懂得一些华语,两人其实也都知道这其中的错位,却又都故意忽略掉。
毕竟,这是双方的第一次交涉,他们彼此都不想在小问题上纠缠以至于闹翻。
“不过如果要在上海开设一座欧洲式大学的话,”李彦直说:“我希望任教的将是第一流的人才,而不是那些二三流的货色。”
“这个元帅可以放心。”沙勿略充满信心地说:“为了传播我主的福音,欧洲最优秀的教士们都不会惧怕风浪的危险的。”
李彦直微微一笑,说:“风浪的危险是一方面,沿途的经费是另外一方面,不过我在此向你们宣布,我将派人前往欧洲,运十船香料、十船生丝、十船瓷器过去,在那边盈利之后,就用这笔钱在里斯本、巴黎和梵蒂冈都设立一个基金,资助所有有真有学问的人来东方,而且我承诺:他们到了东方以后一定都能够享受最优渥的贵族生活。”
沙勿略一听赞叹不已,不过他也只是口头上的赞叹不已,其实作为天主教内部精英中的精英,他早就从与李彦直的对话中听出他更感兴趣的是自然科学这样的“小道”,十句话里有八九句都是在问自己有关化学、物理、几何、代数乃至冶金、农政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神学“大道”却只是敷衍了事。但沙勿略也不灰心,毕竟李彦直已经接纳了他成立一个“教会大学”的提议,这对奔波数年毫无建树的沙勿略来说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将来所有进入这所大学的学生,一定都是中国方面的精英,或者是中国少年中最聪明的孩子。只要他们进了大学,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