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直在飞龙府处理完诸国大会,接受诸国国主的参拜后,就命胡宗宪留守婆罗,俞大猷留守安南,自己启程北上,因海路风向不对,他也走陆路。
从飞龙府到上海,这条路可就长了。加之沿途官吏听说权倾天下的镇海公到,哪个不用心奉承?李彦直哪经得起这折腾?到安南时就下令,逢州不宴,过县不会,只是快马赶路,到了一个地方就入驿站休息,如此也走了有两个多月才到达上海。
他人才到上海,就有圣旨从北传来,宣他入京述职面圣。
其时高拱已经成为次辅,张居正也已入阁,李彦直心想久违京城,也该去看看形势,但海军都督府是他的老巢,过门不可不入,便先进都督府转了一圈,又到码头点将阅兵。
期间他问起日本之事,商行建道:“王牧民从釜山出发,驻兵对马岛,倭国联军和破山就都不敢动,都想争取我们的支持。如今战况已经缓和了下来,战线在九州北部、东部胶着。早在我到达上海之前,倭国就派来了三个使者,竭力表示他们这次起兵是针对破山而不是针对大明。希望我们顾全天下大义,不要插手。”
李彦直听了一笑,又问:“那三个使者呢?”
商行建说道:“一个月前京城来了旨意,把他们召进京问话去了。”
李彦直哦了一声,又问倭国来的都是什么人。
商行建道:“一个是倭国大臣,叫细川晴元,另外两个是年轻人,一个是细川晴元的儿子叫细川藤孝,另外一个叫松平元康,”李彦直听到松平元康的名字,似乎想起了什么,但一时也没想起是谁。因道:“牧民的兵力只能威慑,要想同时强行压服双方是不够的。眼下的平和只是双方在极力克制,等到下次再动手,只怕势头会来得更加猛烈!看来要给牧民增兵了。”
“都督说的是。”商行建道:“只是增兵一事,怕会有些麻烦。”
“为何?”李彦直道:“如今吴平已回澎湖,海军都督府主力舰队等季风一起也回北归,我们在东海的兵力应该很充足才对啊。”
商行建也没多分析,只是道了一个字:“钱!”
李彦直是经商起家,对钱之一事最是上心,哦了一声,马上就明白了。
这次他率领海陆大军南下,不算留守南海本地的军队,光是从上海、澎湖、两广调动的兵力就超过十万,平安南,收满剌加,取新加坡,复婆罗港,最后到占据麻逸,历次战役虽都顺利取胜,但银子却如流水一般倾泻入海,几乎又把海军都督府这两年的积蓄都掏光了,甚至还有亏空。虽然这笔银子在未来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