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来,声音略显得兴奋,“前头是暖场,下头是正戏了,这是我府上最好的戏子琪官儿,全京城都有名的。”
顾庆之立即就想起这是哪位了。
真要说起来,忠顺王人还怪好的。
就像琪官儿,北静王送了他裤腰带,他又跟贾宝玉交换裤腰带,最后还逃跑,结果忠顺王也没把他怎么样。
而且琪官儿的交际圈如此丰富,就证明其实忠顺王完全没限制他的自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同样是唱戏,贾家的那一群小戏子可就太惨了。
顾庆之没说话,仔细陪忠顺王听过这一段。
等琪官儿下场,顾庆之唏嘘一声,道:“我虽然是个外行,不过听他声音高亢嘹亮,吐字清晰,不看词儿也能听清他唱什么,还很有感染力,的确是百年难得一见。”
这么夸下来,忠顺王还挺开心的,“其实戏子也不容易,等再大一些,声音自然就要变粗了,再听两年就听不到喽。”
听过戏,两人去前院吃饭,忠顺王道:“你的冠礼就在前头承运殿,你是不知道,这两日你算是名声鹊起了,据说钦天监都被人堵了,我得好好想想请哪些宾客。”
顾庆之便又问道:“说起来,我有一事烦劳王爷。”
“这么客气做什么?你说就是,我能办的给你办,我办不了的,也能告诉你去找谁。”
“我想找个先生读读书,我不用科举的,就是讲讲四书五经和史书,有些地方,自己的确是看不懂。”
顾庆之盘算过自己认识的人,这事儿还真的只能请教忠顺王。
下来就是要求了,“别太老,别太古板,别太严厉,也不用天天来,每隔……三天吧,讲上一上午就行。最好字写得好看一点,我还得练字。”
忠顺王沉思片刻,道:“你这样的要求,举人不行,举人都能做官了,若是真有举人来,八成也是想走你的路子,补个肥缺。”
“我府上倒是有教书先生,不过我的儿子读书的要求比你还低,他们也读不进去,这样——”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