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比以前那种死水一样的生活,可快乐多了。
“但你不能只管家里,”萧君泽也微笑道,“咱们如今有一大摊子,有焦炉、有羊毛、有焦油、有矿山,还有马场,我的大总管,这些,你可都要管起来。”
青蚨露出迟疑之色:“奴怕才疏学浅……误了公子大事。”
“无碍,”萧君泽握住他的手,温柔道,“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给你练手用,等到将来,你说不定要管天下钱粮呢。”
“公子想的真远,”青蚨不由被这小孩之语逗笑了,“那好,奴便试试。”
萧君泽目光一转,落到正想躲进角落的许琛身上,微笑道:“许琛啊,不要跑,跑不掉的……”
人手不太够啊,回头要多找一些学生才是。
第53章 学生间的同归于尽
九月过后,洛阳的天气渐渐转凉,萧君泽的风扇生意也冷清起来。
但问题不大,萧君泽手下的马场、矿山,正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收益。
皇帝那里他也没再去,孝文帝最近忙着让群臣测定祭天的圜丘,安排祭天大典,同时,他已经暗示群臣,九品中正制要正式推行了,让他们做好位置调动的准备。
这事可以说是比迁都还要大的大事。
一时间,群臣分成两派,汉臣和鲜卑臣子们只要在朝堂上就为改制打起了口水仗。
可惜的是武斗堪称无敌的鲜卑臣子们在文斗方面,简直土鸡瓦狗,都不必为首的李冲开口,仅仅是清河崔家的一个崔光,就能把他们批得一无是处,哑口无言。
加上皇帝是铁了心重立九品中正制,又有宗室诸王支持,这事基本就是板上钉钉,只需要定个吉利的日子宣布了。
冯诞私下里询问义弟,如何看待此事。
萧君泽只是随意回复:“大势所趋,你与陛下皆不能改,只需要静待天时就可。”
冯诞对此的回复是:“这话,必会让陛下失望啊。”
萧君泽便说:“法因势而改,等陛下觉着此制不堪用时,再来问我不迟。”
然后便把冯诞打发了……毕竟他出门久了,皇宫里那个说不定便要出来寻他,特别肉麻。
冯诞回宫后,就一直没出来。
萧君泽也很忙,在北魏,有足够的权势支持,他这点小生意自然畅通无阻,在权力面前,什么困难都不算困难。
包括他想建立的学堂,虽是私学,但在“冯司徒义弟”这个巨大光环下,除了一些匠人子弟、洛阳外有些土地的平民,还有一些许多贫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