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光于是都落在“皇帝”身上——若不是高翼提起,他们都快不记得自己这边还有一位皇帝陛下了。
元修打了个哈欠,道:“随意,君泽对我北魏宗室还是很客气的,你们放过我,我还能去襄阳投奔王叔元勰呢。”
高翼苦笑了一声:“有理。”
是啊,连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坚持呢?
……
十二月,高翼派出使者,与贺欢和谈,他的条件不多,愿意投降,但只有一个小小的条件。
他希望投降的日子定在正月初一,这样,那个名义上的北魏,便算是多存在了一年。
其它的诸如军队收编、土地清查,这些条件,他们倒没怎么反对——反对也没有用,襄阳的大军,在对待降卒之事上,还是很有信誉的。
贺欢对此面无表情,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在双方的协议上写下名字。
不过大狗和二狗都看得出母亲不开心。
因为他们也不开心,这家伙要不提这条件,他们快马一点,是赶得上和爹爹一起过年的。
-
当贺欢大军进入幽州城后,萧君泽也收到了消息,至此,北方大地,算是基本完成了统一。
他剩下的全部精力,都可以放到南朝了。
这才是真正的麻烦,相比已经耗尽元气的河北青州,南朝说一句欣欣向荣不为过。
但这些都要暂时放后,他需要把河北的吏治重新建立起来,这事半年能完成,都算是极快的了。
至于怎么南朝回去……
萧君泽在是让贺欢当王后摄政,还是由明月、崔曜、贺欢三人共同执政更稳当呢?
有点难以抉择啊!
第317章 一点差错
正月十五。
洛阳的皇宫被大雪覆盖,但却热闹非常。
洛阳皇宫是北魏国力最盛时修筑的,规模庞大,用料扎实,位置更是顶顶的好。
萧君泽却用不到那么大的面积,身边服侍他的十几人都是青蚨精挑细选的心腹,所以,萧君泽只占据了太极殿以及附近的几个宫室,其它的地区,直接划给了洛阳的官署,还有因为东征,而大部分都跑过来一起办公的自家朝廷。
但不用不知道,等用上了,洛阳的好,大家倒是都感觉到了。
最主要的就是交通,作为交通要道,文书无论是去关中,还是并州,又或者河北、青州,这里都是交汇之地,而且南边运河的结冰期短,水系又是连通江河淮海,商业做起来,要比在襄阳更方便。
尤其是并州(山西)的石碳,顺着汾河就到黄河,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