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
虞庆的罪行很快定下来,贪污受贿,被革职下狱,子孙三代不得为官。
向怡的恩怨已了,本想要带着宛云从虞府搬出去,还是虞安歌担心她一个女流之辈,且妻告夫,难免会引起一些僵固不化之人报复,就劝说向怡留在虞府,还住从前的小院,也算是有人撑腰。
向怡感激虞安歌的恩情,一直想要帮虞安歌做点儿什么,好在这个时候,江南向家终于传来了消息,制作细盐之法,向家已经打听清楚,而且说动几个私盐贩子,为向家做事。
虞安歌下值之后,向怡便带着方子,来到参微院。
虞安歌坐在椅子上,接过方子,就翻看起来。
一只雪白的狐狸十分乖巧地跳到虞安歌腿上,虞安歌一边摸毛,一边看方子,动作十分熟稔。
向怡忍不住去看虞安歌,她之前觉得这个侄儿的气质有些太冷了,在旁的十七八岁少年郎骑马游街之时,她就一头扎进官场,跟那些老油条们争名夺利,虽说独当一面让人敬佩,但也实在让人心疼。
现在虞安歌怀里抱着一只狐狸,倒是多了几分少年人的样子。
虞安歌把方子看完后,面露笑意:“这方子若是全国推广下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在的官盐产量有限,又有官府掌控,盐税高昂,且盐中的杂质不少。这也就是许多百姓,宁可冒着危险去购买私盐,也不想买官盐的原因。而百姓不买官盐,朝廷的盐税收不上来,国库空虚,便会想方设法提高盐价,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若是这细盐之法推广下来,细盐的产量会大大增多,官府也会随之降低盐价,百姓买得起官家的盐,便不会冒险去买私盐,这样一来,不仅百姓吃得起盐,盐税也能收归国库。
虞安歌道:“这方子,还得劳烦婶婶上交朝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