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柜台中央,两大一小,蔡老爷子在一旁微笑,中年男人在一旁看戏,许强站在秦汉武身边表情严肃。唯有秦汉武这个真正处于事情之中的人却脸色依然平静,处变不惊,眼睛望着那三件瓷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其实,现在这种场面完全可以稍稍轻松一点的,瓷器的总体数量也可以减少为二。早在过手的时候,秦汉武就找出了其中一只的问题。之所以不立刻排除,原因有两点:一,他不想过分暴露自己的真实水平。二,旁边站着看戏的,现在既然是演戏,那么就要演点名堂出来。
思考了一会,秦汉武已经想到接下来要怎么做了,先是重新拿起那个花花绿绿的盘子,上上下下的翻看了一遍,放下。又拿起那个釉里红九狮赏瓶在看,看的过程中,他故意不去注意瓶底,而是将瓶底展现在许强的眼前。
站在一旁的许强眼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秦汉武身边一米的范围,他现在可比谁都紧张,因为这小子在乎面子啊。
不出秦汉武的所料,许强突然出声道:“别动!”
秦汉武闻言停止了动作,装作很讶异的看着许强:“怎么了?”
“我看看!”许强凑了过去,伸手小心翼翼的从秦汉武手里拿过那个釉里红九狮赏瓶,将瓶底朝上“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的底款展露在大家的面前。
“哦,呵呵,呵呵,光注意工艺和包浆胎质等问题去了,竟然没去注意底款。老爷子,咱们题目中说的可是清三代的官窑瓷器,这光绪好像不是清三代的吧!”秦汉武等的可不就是许强这个举动,顺势就又钻了一个空子。
蔡老爷子估计早就将这个缺陷估算进去了,不过表面上依然装作很不在乎的说道:“是我粗心大意了,拿东西的时候忘了题目。”
“那不好意思了,又钻了您一个空子。”秦汉武笑了笑,将那个九狮赏瓶放回锦盒,递给何老爷子。
这个瓶子是真货。真正地清光绪官窑制品。如果没有底款地话。想鉴别这件物品必须对清朝每个年代官窑地特征都有所了解。才能从工艺以及图案造型上辨别出这件瓷器地年份。蔡老爷子出题地时候就说过只有一件清三代地官窑瓷器。现在冒出了另外一件清代官窑。是他出题时没想过?还是早就计算好了?这事明眼人都清楚。不过谁也不能说他故意地。因为从表面上看他只是想增加难度罢了。多加一件官窑真品。
一旁冷眼旁观地中年男人嘴皮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现在只剩下那个花花绿绿地盘子和ji缸杯了。要从这两件中分辨出一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