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策府司马,又出任吏部尚书,在秦王一脉中的地位不低,就算他不知道自己和李世民之间……但《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质量摆在这,封伦却不让李善上榜。
这里面总有些不好解释的地方。
而现在,似乎有了些勉强能解释得通的理由。
“未入秦王麾下,欲科举入仕,与魏玄成交好。”凌敬轻声道:“而且赴考之后,怀仁曾数度登门拜访韦挺、魏征。”
马周补充道:“而杜如晦乃秦王心腹幕僚,但却不知怀仁身世内情。”
“秦王必然不会疑心,但杜如晦就未必了。”凌敬同意这个观点。
总而言之一句话,在杜如晦看来,李善有投入东宫麾下的可能。
李善用力揉着眉心,苦笑道:“但还是说不通。”
“这件事看似只涉及玉壶春,但实则诡秘。”
“杜如晦何许人也?”
“王佐之才!”
“以这种手段威胁某……实在不是什么好手段!”
“以阴私手段夺人产业……他杜如晦那么喜阿堵物吗?”
“说起来当年和杜如晦的确小有纠纷,但早就冰释前嫌,杜荷往来朱家沟次数不少,每每相聚都少不了……”
这件事太过诡异,但李善相信,今日杜楚客的突然出现,以及冒冒失失的提起玉壶春……绝不会是巧合。
这时候,凌敬长叹一声,“怀仁猜错了。”
“嗯?”
“杜楚客乃京兆杜氏子弟,他的背后未必是杜如晦。”
“秦王一脉中还有一位杜氏子弟,即杜如晦的叔父,杜淹。”
第二百五十章 秘方
卧室内摆着一张方桌,桌上放了个火锅,在火红炭火的催动下,汤汁正在沸腾。
就坐在床沿的李善夹了片羊肉放进去搅了搅,一变色就夹出来蘸着酱汁送进嘴,片刻之间,一盘羊肉都下了肚。
今天灌了一肚子的酒水,肚子早就饿的不行了……空腹喝酒实在是大忌。
在平康坊遇见杜楚客之后,李善一直忧心忡忡,想来想去总觉得哪儿不对劲,现在终于放下心了,不是杜如晦,而是杜淹。
杜如晦代表的是秦王李世民,也能代表京兆杜氏……而杜淹只能代表自己。
毫无疑问,身为秦王的第一幕僚,十八学士之首,杜如晦在京兆杜氏中必然是翘楚人物,族中地位必然比杜淹、杜楚客要高的多。
适才凝重的气氛全无,三个人围着桌子开始边吃边聊。
“就为了一个兵曹参军事,杜淹就要打压怀仁?”马周小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