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175节
“从山东带回来的。”朱氏低声说:“必无庶长子。”
长孙氏点点头,“庶长子,乃家乱之源。”
“如今怀仁名声鹊起,又是少年英杰,早在去岁,就多有人试探一二。”
“清河崔氏一事后……”长孙氏解释道:“但《春江花月夜》一出,诸多世家均有意联姻。”
朱氏心里大喜过望,这件事缠绕心头已经很久了,李善的身世至今少有人知,原本想联姻大族几乎不可能,但以李善如今的名望,再加上陇西李氏作保,却是有希望的。
想了想,朱氏还是犹豫问:“但大郎身世……”
“此事不急。”长孙氏轻声道:“今日先看看吧。”
顿了顿,长孙氏笑道:“今岁园中桃花提前绽放,所以设宴以待诸多宾客,大都乃世家女眷,稍候一一详述。”
“谢过长孙姐姐。”
“你我两家,不必如此客气。”长孙氏抿嘴一笑。
李善在长安的关系网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关系最好的无非是微末之时就交好的王仁表、李楷,前者无能为力,而后者却是出身如今天下第一家的陇西李氏丹阳房。
所以,有意与李善联姻的大都是试探李客师夫妇,而今日设宴,长孙氏也不仅仅是为了李善……主要还是三郎李楷,以及四郎李器。
两人正说着呢,已有侍女迎宾客而来。
长孙氏笑着迎上去,对面是一位中年女子,身后跟着个十来岁的小娘子。
寒暄了几句后,长孙氏为来客介绍朱氏。
虽然朱氏话少,但落落大方,礼节皆备,长孙氏对此并不意外,相交年许,她早就看出来了,这位朱娘子父祖辈必不是常人,只是常年在岭南,必然是家道中落。
第二百六十章 联姻(下)
不大的园子里只有两张长桌,妇人、小娘子坐在桌边,不远处的几株桃树正绽放如烟霞,特别是其中一株桃树,半身白,半身红,惹人瞩目。
陇西李氏择媳,而且还是如今陇西李氏最有声望的丹阳房,相当多的世家对此感兴趣。
朱氏坐在长桌的末端,身边是适才对她感激颇多的清河郡武城张氏的媳妇杨氏,她本人出自弘农杨氏,次子就是被李善救了一命,后急行赴京的张文瓘。
在杨氏的低声介绍下,朱氏将在场诸人的来历一一默记在心,心里犹豫,虽然都说低头嫁女,抬头取媳,但这门望是不是高了点?
一共是八家,其中来的最多的是范阳卢氏,来了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