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张文瓘告诉了表妹崔小娘子,然后崔信就觉得我撩了他女儿……
李渊犹豫了下,“清河崔氏,天下望族,可要朕赐婚?”
李善满头大汗,连连摆手,“伯父还是不管的好,侄儿并无此意。”
这下子反而是李渊起了这个心思,“崔信其人,品行才学都为一时之选,其女倒是配得上怀仁。”
简单来说,如今李渊对李善颇有善意,以子侄辈视之,并不将其作为日后对抗门阀的棋子……心思一变,倒是觉得这门婚事不错。
“日后再说吧。”李善小声说:“还请伯父代为保密,此事若是传开,崔舍人只怕要持刀登门。”
李渊笑了笑,“便依你的意思,若要赐婚,明言即可。”
在李善心目中,那位崔小娘子可以作为备选……但问题是,李善并不准备在武德年间定亲成婚。
换句话说,就算要赐婚,也应该是李世民的事。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像
在李善穿越来到这个时代后,刚开始是因为在农村中,所以觉得条件不行,之后陆续与王仁表、李楷、李昭德结交,但所吃的……或许能开眼界,但真的比不上大学食堂。
所以李善才会捣鼓出东山酒楼,又弄出火锅……而今天,李善觉得,御宴的档次远远比不上东山酒楼……难怪不过年许,就能在长安的餐饮业一骑绝尘!
唐初正式场合还是分餐制,主要是羊肉、鱼、蔬菜为主,今日李渊特地安排了过厅羊。
所谓的过厅羊,就是一只活羊牵来,宾客在羊身上不同位置点菜,厨师会用不同彩线系上,烧烤完了,再端上来。
这算是唐朝正式场合中的大菜了,不过李善兴趣寥寥。
羊肉没腌过就算了,烧烤……没孜然,没辣椒,简直就没灵魂,还不如路边的羊肉串呢。
还好李善演技不错,至少看起来是吃的津津有味,“避暑?”
“到时候召你就是。”李渊笑道:“长安难耐酷暑,前隋于岐州建避暑宫城,便是仁寿宫。”
李善恍然道:“仁寿宫,前隋宇文凯之作。”
“在岐州,长安西北两百八十里,就是略微远了点。”
前隋将作大匠宇文恺在这个时代留下的痕迹很深,长安、洛阳都是他的杰作,仁寿宫也是,数万工匠旷日持久,内城外城,山上山下,殿宇处处,甚至还汇水成湖。
不过李善记得仁寿宫是另外一个原因,后来仁寿宫改名为九成宫,碑文是魏征撰写,欧阳询手书,那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