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县公在花苑。”
“也不嫌热。”李渊嘀咕了两句,“这是连着四日入宫了吧?”
“是。”
李渊起身踱了几步,想起女儿平阳前几日所说,不禁笑着想,这少年郎倒是有些奇特,他人都欲留在长安,他倒是想外放,从县令起家。
就在两仪殿不远处,李善顶着大太阳正在观察那几株棉花,剖开棉铃,黄白色的绒毛已经塞满了内部,已经有几个棉铃开裂,露出柔软的纤维。
自己很快就要离开长安,棉籽只怕来不及收集了,到时候让李道玄或平阳公主来帮忙?
正想着呢,身后传来李渊的笑问。
“怀仁,此间无水未有莲,何故细察?”
李善转身行礼,投去视线中带着幽怨……这皇帝好不厚道!
看这少年郎这副模样,李渊忍不住开怀大笑,当日之事已然遍传长安……呃,这一方面是因为罗阳被打的太惨,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那篇《爱莲说》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功
四五天的时日,让芙蓉园一事传得整个长安城内街头巷尾都知道,李渊是听了平阳公主叙述才知道的,也明白那日为什么罗艺突然剑指李善。
这件事传播甚广,罗家丢尽了脸,多少人幸灾乐祸,即使是东宫属官也有不少人看罗艺不顺眼呢。
至于崔信……呃,这几天李善每天入宫,都是在外间瞄准了,确定崔信不在,才一溜烟窜过去,没办法,中书舍人经常进进出出,很容易被逮到。
入太极宫倒是不止一条路,但李善总不能走玄武门吧?
李渊授意几个儿媳组织这场相亲会,是有政治意味的,最终以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落幕……倒未必是一件坏事。
至少因为那篇注定留传后世的《爱莲说》,李善和那位崔小娘子已经掰扯不开了。
当然了,以李善如今的爵位和名望、诗才,也配得上五姓七家女……在唐初,五姓七家内部通姻还不是那么绝对。
“这几日频频入宫,未见崔舍人?”
“呃……想必这些时日,中书省事务繁忙……”
李渊促狭的说:“那朕传召崔舍人入宫?”
“陛下传召,还是伯父传召?”李善捂着脸却不肯示弱,“若是陛下传召,臣不敢拦,若是伯父传召……”
“嗯?”
“明日还要为伯父制冰,还请伯父手下留情。”
李渊笑得前仰后合,用力拍着李善的肩膀,“前日大郎还提过,怀仁下手太狠,罗艺长子鼻梁都塌了。”
“那是他活该!”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