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
“石榴来了。”李善随口问:“安置如何?”
此人是朱氏子弟,朱八的堂弟朱十六,李善取了个石榴的诨名,后来入太医署,被指为护兵之首。
“大抵仿太医署安置,器具不全,尚在打制,约莫半月完工。”朱十六恭敬的回道:“护兵均住在后院。”
李善点点头交代了几句,一旦有战事,这些人都是要充当战场急救兵的,担架这种不难制作但很有用的东西需求量不少。
朱十六小声说:“伤口洗涤……”
“不碍事。”李善摇摇头。
李善眼神幽深,和塞外通商是很犯忌讳的事……草原部落以及云州、朔州需要什么?
铁器、药材、盐、茶叶这些是急需的。
但这些都是明令禁止出关的货物,就算小批量走私,利润也不高。
但有一样,利润足够丰厚,而且可以出关,那就是烈酒。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去信李世民的原因之一,想在这儿酿酒,就要处置好和京兆杜氏之间的关系,杜淹那个老不死的在族内地位是比不过杜如晦的。
虽然李渊几个月前下禁酒诏,但实际上一方面效果不大,另一方面主要区域是在关内道和京兆,河东这边影响不大……不过李善给李渊的信中是提到了这件事的。
李善的视线落在门外,贺娄兴舒正和那些势族子弟叙话……利益相连,我现在不能承诺仕途,但钱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别以为这些势族不重视商贾,不喜欢钱……虽然他们更希望子弟能在朝中谋一个职位,但是丰厚的金钱回报足以让李善能驾驭他们。
第三百五十八章 马政
代县的李善紧锣密鼓的在做各种准备,长期计划,短期规划,长期的利益相连,以及可以很快就能看得到的眼前利益。
代县不能说没有资源,但能让现在的李善撬动的资源却很少,为此,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家底掏出来……这一年多来,凭借各式生意,李善已经有些家底了。
酿造烈酒,其他的都还好说,但粮食却是要提前囤积的……正巧今年因为高满政投唐,苑君璋两度战败,河东道并未受到突厥的侵袭,秋收顺利,河东粮价并不算高,至少比关内道要低的多。
李善遣派人手南下,在太原府、汾州、仪州各地购粮,为此还特地写了封信给故交薛忠,河东薛氏是河东三望族之一,主要集中在汾州、晋州两地,帮了李善不少忙。
此时此刻,承乾宫内的李世民正饶有兴致的看着手边的这封信,瞄了眼对面的长孙无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