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孙二郎却不满嘟囔了句,“龟缩关内,等着胡人自退?”
苏定方侧身扫了眼,孙二郎立即闭上了嘴,但神情仍是忿忿。
“骄兵悍将。”李善点评了句就不再理会,只在心里盘算,欲谷设应该知晓自己不太可能出塞,他到底想做什么?
驱赶百姓攻城,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效果最为明显的是后世纵横欧亚的蒙古骑兵,但蒙古驱赶百姓攻城,并不是为了杀戮,更多的是为了攻城。
一方面在于填壕,一方面在于打击守军的士气,而欲谷设此举,似乎发泄怒气的成分更高一些?
李善习惯性的如此分析,他有点弄不懂欲谷设想做什么,也弄不清楚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内情,在没有弄清楚之前,他如何敢贸然出击?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李善很确定,马邑那边必然生变……不然欲谷设脑子进水了,也不会不管后方的马邑,径直来攻打雁门关。
所以,突破口未必在马邑,但想全面的了解战局,必须和马邑取得联系。
李善阴着脸想了会儿,低声吩咐,“贺娄兴舒应该还在代县,立即召来。”
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出(下)
端坐在上首,面无表情的李善盯着被绑起来的七八个士卒,心里恼火不已,但也在权衡今日此事如何处置。
欲谷设攻打雁门关已有三日,千余汉家青壮男女死在了城墙下,守军不仅未气泄,反而更是愤慨,每日都有主动请战的将校士卒。
因为李善严令不可出战,军中颇有怨言骚动,但大抵还维持得住,不过随苏定方而来的那些亲卫却忍不住这口气,西征时纵横无敌,一路追杀,破阵斩将,所向披靡,如今却要看着胡人在眼前以杀戮羞辱……对李善的观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种情绪积累三日之后,突厥人干出了令人发指的事,云州百姓纵使受威胁也不肯攀爬送死,结果突厥人将数十幼童压在阵前,不向前,立斩一童。
城头的士卒再也忍耐不住,群情激奋之下,苏定方的亲卫头领孙二郎率人以绳下城,持刀杀散猝不及防的突厥人,救回了十多个幼童。
此举大振军中士气,也挫败突厥士气,但终究违抗军令,苏定方当场下令斩首示众,还是薛忠、郭朴劝下,将为首的七八个士卒绑起来让李善发落。
李善能如何发落?
自己心里也憋得慌,在城头看孙二郎他们杀的痛快,恨不得击掌交好!
但无论何朝何代,战时违抗军令,身为主将,不行刑罚,日后必然少威权,军中生乱。
如何处置,实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