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338节
“索贿都不会……其实你还是更适合为将,理政非你所长。”
薛万彻无语了,昨日还公然斥责自己受贿,今日却换了个说法。
张公瑾将话题扯回来,“殿下,第三件事是?”
“当然是颉利可汗交的赎金!”李善笑着说:“三万男女,都入代州,此事稍候再议,一千骏马,五百头耕牛……那是要送到长安的。”
张公瑾有些失望,五百头耕牛,这对于即将而来的屯田非常重要。
薛万彻试探道:“听说……这是殿下在两仪殿向突厥使臣索要的?”
“不错,两仪殿公然索要,那是国事。”李善看了眼薛万彻,说你索贿都不会,你还不服气!
接下来,李善平静的说:“另有四百匹骏马,一百头耕牛,那才是某私下向突厥使臣索要的。”
第五百三十四章 巡视
已经是二月末了,北地虽未春暖花开,但也早不复李善离开时候的模样,沿途放眼望去,远处山上绿树成荫,依稀见鸟儿时起时落,近处田地里的麦苗被风儿刮成麦浪。
趋马游走在道上的李善在心里琢磨,尽快清洗苑君璋旧部,分流士卒用以屯田,时间卡的比较严……也是因为春耕快要过去了,不管是春小麦还是其他的农作物,一般是二月中旬才开始,那时候土壤才刚刚化冻,但最迟也就三月下旬。
“逼降芮国公,收复马邑,雁门方能复此旧观。”温彦博啧啧道:“启程前,卢舍人提及,自武德元年起,代州税赋近无,直到今年,方能输中枢。”
李善知道对方说的是中书舍人范阳郡公卢赤松,此人虽不涉夺嫡,但其子卢承基与自己是同年,如今入东宫为太子舍人,“范阳郡公太过奖了,代州残破多年,粮草税赋输雁门关都不够,自然无力输中枢。”
“马邑在手,雁门自固,良田不遭废弃,民众不再逃亡……”温彦博微微摇头,“皆怀仁之功。”
一路上,李善随机挑选了几个村落查问,他如今最担心的还是迁居而来的民众与原著民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毕竟在当地人看来,这些外来者是来占便宜的……修好的宅子,划出的良田,本地人大都眼红。
虽然李善在马周的提醒下已经做了不少的修改,但这种矛盾冲突就算被压制下来,也必然长久的存在于社会底层,不会就这么消逝。
算了,只要暂时能压制得住就好……反正再过几个月一走了之,以后的麻烦那都是李靖的。
汉唐时期,所谓的名将大都是那种上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