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瑜君臣多年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他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恩如骨肉,深相明究。”
“当初孔明出访吴国,我让子瑜留下他。子瑜对我说:‘弟弟已经跟随他人,义无二心。弟弟不会留下,就像我不会离去一样。’这话别人不信,但孤信他!再没有人,能像子瑜般与孤神交久矣,这不是一次‘羞辱’可以改变的!子瑜于我,必定生死不渝!”
讲到这儿,孙权顿了一下,语气愈发沉重,他沉吟道:“张辽威震逍遥津,孤十万大军丧胆还……整个东吴,也只有他能替孤背下这‘无能’的头衔,挡下那流言蜚语!”
“砰”的一拳。
似乎是说到了痛处,孙权猛地一拍案几。
那案几上缺了的一角尤自清晰。
鲁肃一阵唏嘘……
他感慨道:“谏而不犯,正而不毅,将命公庭,退忘私位……诸葛子瑜可堪名士之风,只是……”
随着他对诸葛瑾的赞誉,一个“只是”将话锋骤转。
孙权抬眸,“子敬是担心……诸葛元逊(诸葛恪)这个尚未及冠的年轻人?”
“蓝田美玉,添字得驴……”鲁肃感慨道:“整个东吴,像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有谁能如此睿智呢?可……如此才俊往往锋芒太盛,难免受不得委屈。”
“呵呵……”果然,孙权眸光一冷,他沉吟了片刻,方才开口:“果真睿智么?”
“吴侯的意思是?”
“此乃诸葛瑾……之驴!”孙权把重音都停留在“之驴”两个字上,他侃侃道:“我若是他诸葛恪,绝不会添上那一笔!”
言及此处……
孙权的眸光突然变得犀利了起来。
鲁肃亦是微微摇头。
此子锋芒太盛,不识藏匿……是祸非福!
……
……
河边,流水潺潺,落英成曦,诸葛瑾与诸葛恪,一大一小在一起擎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