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尽力把电话内容一字不漏的复述给陈琪, 陈琪听了, 也没说出什么建设性意见, 只道:“嗯,等着吧。”
“明天要再招两个工人, 订单太多了。”赵敏叹道, “我和爸说。”全正果品的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 他们现在做的都是预定好的,每天要推掉不少新预约。原本熟练工都是通过穆长思他们家找的,现在不够,需要找其他人。幸好农村别的的不多,会做农活儿的多。
请人,在老赵这一代人的眼里,当然要沾亲带故的才会真正为主家着想,也是发达了照顾亲戚的意思。这活儿在十里八乡都是好差事,当地果树主要是秋季收获,现在能大量采摘的只有他们家。农闲时节在家附近就把前挣了,好活儿!
而在赵敏看来,沾亲带故不太好管理。新成立的小公司并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那些大妈大姑,说话太噎人了,不好管,管不住。可还不能撇开他们,这些只能老赵出面。
“大姨婆,您最心细,帮我揽个总。装箱的水果,一点儿坏的都不能有。摘来的果子,若是超过十分之一是烂的,就扣工钱,一背篓扣二十。大家挑拣的时候也要主意,若是把坏的装进去,检查出来一次扣三十。诸位姑姑阿姨别觉得我苛刻,我家水果卖这么贵,必须把最好的送到客人手里。客人还要反馈,我也要统计谁经手的质量最好,谁经手的质量太差。你们看这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全部流程。所以,大家装箱的时候就拿自己面前分好的材料,不然到时候替人背黑锅了,那我就得罪人了!”
赵敏笑着给诸位长辈打招呼,每天都要说,变着花样儿的说。口气不能太硬,得罪乡里乡亲,也不能太软,镇不住这些自认见多了“牛鬼蛇神”的“老革命”。
陈琪这里相对单纯一些,搬运和物流。赵敏本以为可以把物流打包给快递公司,结果这年头,快递公司还没把点位铺设到县、镇一级。陈琪他们的物流公司,刚好把全正果品当做开拓西省市场第一步。点位先铺设到市级城市,他们这里算一个特殊点位。陈琪押车,送到市上点位,过了安检机,再发往全国各地。
老赵则当个救火员,哪里需要摆哪里。赵敏对处理乡村人际关系还是不熟练,即便每天早上起来都给自己打气,说一百遍耐心、笑脸,还是扛不住有些人胡搅蛮缠。这时候就需要老赵连消带打,快速平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