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错吧,李学军不是一直在开公交,就年轻的时候接触过这一行,学这个专业还辍学了。
恐怕是把工的产品想的太简单。
谈起机加工方面的事,李学军就像是换了一个人,自信跟陈经年说:“我虽然很久没从事这一行,不过平时有空都在研究,你这款产品的图纸我也研究了好一阵子,十分有把握可以调试出来。”
为了保守起见,李学军继续说道:“只要你给我一个礼拜的时间,我在你这边国产机台上试试,调试一个样品出来。”
生产这个产品,设备肯定要进口的才好,成品率会更高,不过现在李学军也没百分百把握可以做出来,最好是先在国产机台上调试一款样品出来。
给陈经年交一个底,他这边也能更有把握去开加工中心。
陈经年几乎就要放弃这笔订单,现在李学军居然说他可以做,虽然觉得希望不大,考虑了一会,还是答应了下来。
如果李学军能做出来,然后愿意承担风险投资几十万开一个加工中心,他0风险接单过来给李学军生产躺着在中间拿一个差价也不错。
不过前提是李学军真能做出来。
男人们在这些大事上,都是雷厉风行的。
两个男人在办公室坐了没一会,陈经年就带着李学军去了生产车间,把公司里最好的一台国产设备借给李学军,让他自由发挥。
李学军终于摸到心心念念的设备,心中难掩激动,拿上图纸看了一会,很快就在设备上开始调试。
当然,难度这么大的产品,就算是在这个行业一直深耕的老编程师傅需要很多时间去摸索。
李学军也不可能一两天时间就调出来。
最少也得一个礼拜。
接下来这一个礼拜。
李烁跟李学军父子俩都各自处于忙碌的状态里。
李烁把《鱼贩》这部小说完美收官,《斗帝》小说的月稿费也香喷喷出炉,一万五千块钱。
这只是小说连载时前期稿费,等到了后期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