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这话顿时传遍夏江城大街小巷,不少百姓对此话认可点头。
夏江城在京城与江南的中心处,城外还有奔涌的江流码头,遍及四方要道,可谓是商家必争之地。
夏江商贾云集,他们是税收大头,年年上供给县令不知道多少油水,以至于在城中有钱的就是大爷,百姓被欺被骗的事情屡屡发生,气性大的告到官府也只会被和稀泥。
久而久之,有冤情的宁可走一城去省府告状,也不愿进夏江的县衙。
海隆自从知道这个县令不作为后,给他泼屎篓子都泼得心情舒畅,现在骂人更是把积攒的仇怨都骂了个舒畅,任由县令抖着手指指着他说不出话来。
海隆扭头摔门离开,咚的一声巨响近乎拆了县衙的门,把县令气得险些昏厥过去。
县令拼命吞速效救心丸的饿时候,海隆已经先下手为强,挥笔写完一封怒指县衙内与山匪私通的奏折,不日便送回京城。
他表示很愤怒,希望皇帝派人严查,若不查,这山匪作乱不管也罢。
第31章
又一封关于夏江山匪的奏折, 沈周如头疼的看完,将奏折情况甩给早朝上的文武百官。
这次是武官占理,大家群情激奋指责御史台不作为,把上次骂得嗨的文官都领出来批了一遍。
文官人人皱着眉, 谁也不敢当出头鸟。
都说水至清则无鱼, 大家心知肚明, 县衙和山匪必然存在某种不可言的交易,现在被海隆戳破放在明面上,他们只觉得脸上无光。
有少部分人觉得不对劲。
现在正是剿匪的关键期,夏江县令就是收了再多的贿赂,顶多是放那些山匪头子一条生路, 怎么可能这么明目张胆地放所有人跑?
是不是有猫腻?
但他们也只敢在心里嘀咕, 现在为夏江县令说话就是等着被那群彪悍的武官骂。
众官吵来吵去, 吵到最后沈周如也烦了,干脆下旨:“令江城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