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当然, 情景喜剧也不全是无聊到死的家庭剧,还有军旅,职场, 大学生活等小众题材,一度撑起收视率的半壁江山。至于国外的情景喜剧,那就更多,更经典了,甚至在二十一世纪后,国内的不少喜剧都能看出“借鉴”过度的痕迹。
年轻的导演张着嘴巴, 眼珠颤动的样子显然是在思考如何组织语言。
诚然, 他有想过对面的老总只是普通地面试,普通地寒暄, 更有想过沈凝烟就是他的贵人,他的金大腿, 甚至做好了无脑尬吹的准备。
但是他真没料到沈凝烟上来就是委以重任。
属实是把导演给整蒙了。
“还有问题吗?”
“没,没。”年轻的导演如梦初醒道:“完全没问题。啊不!我的意思是我会努力做到让您满意。”
“那就好。”沈凝烟和年轻的导演又聊了下资金问题, 班底问题, 以及何时开工,便让特助带着年轻的导演去签合同。
不过在导演离开前,又问了件他特别在意的事:“您为何要找文艺片导演去拍情景喜剧?”
对于沈凝烟的大名和光荣事迹, 年轻的导演不说是如数家珍,但也有所了解。
虽然在营销号的通告里, 沈凝烟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紫薇星,但是见过资本力量的年轻导演决不相信沈凝烟是靠运气冲到现在。
倒不如说, 他真的很怕上了破船,惊喜后迎来绝望。
“大概是我所期待的喜剧是让观众笑着笑着就嚎啕大哭吧!”沈凝烟撑着下巴,刘海在鼻梁上打下阴影:“如果让经验丰富的喜剧导演掌镜,没准拍不出惊喜内容。”
搞笑这事,虽看天赋,但也能在工业化后得出一套笑料大全。
正如20年后的工业甜剧,基本就是“偶遇”“跌倒”“抱住”“转圈”,以及那句经典出圈的“是你,是你,又是你。”模式化到观众只要听段对白,就能猜出接下来的剧情。
“我懂了。”出于对“成功人士”的盲目信赖,年轻的导演自动完善了沈凝烟的逻辑漏洞,徒留系统在沈凝烟身边掬了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