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太过空想,比如儒家仁义之道,百姓无衣可穿,无粟可食,根本不会去想这些上层贵族们才会注重的礼法。所以若想国强,先要民强。因地制宜,提高手工业生产率和粟米产量,至于如何提高农业产量和工业技术……”
姜珂看了一眼满是好奇的韩非和荀子,故作玄虚道:“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们,只能告诉我心中的那个明主。”
完完全全地把他们俩的好奇心给勾起来,烧得火热,然后在这颗好奇心上浇上一盆冷水。
不愧是我,姜珂,你真是个小天才。
韩非急道:“来韩……非举荐。”
来韩国,我为你向韩王举荐。
姜珂瞥了他一眼,毫不留情道;“你自己都仕途不顺,咋举荐我啊?”
除非你自己造反当韩王。
荀子:“孔子曾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汝师学说深远广博,荀况佩服。”
姜珂心想,不愧是大儒荀子,说句话都引经据典,一看就是真有学问有水平的人,不像自己,只会夸人牛逼。
她谦虚道:“荀子亦是学问广博,姜珂佩服。”
按照一般情节来讲,现在应该是荀子被我的才学所震惊,像小说里的白胡子老头那样,非要收我为徒,但看他目前的态度,显然没有这个想法。
既然如此,山不来见我,我自当去见高山。
姜珂鞠躬行礼道:“珂有一事相求,但请荀子答应。”
荀子:“何事?”
“就是吧……家师曾经教过我写文识字,但我下山后才发现他教我的是几百年前的字,所以我现在……处于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状态。”
姜珂眨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看向荀子,其中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那就是,收我为徒,快收我为徒啊!
荀子岂能不知她意,笑呵呵地告诉姜珂后日午时可到沁水北岸的荀宅寻他。
姜珂默默地在心里给自己比了个耶,高兴不已。鬼谷子之名再大,也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