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祖郎。“虽说周都督在牂柯练兵四年,可是益州之战集结大军十余万,这可是之前未曾有的机会。”
荀攸没说话,但他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他可以淡泊名利,可以功成身退,但其他人不行。周瑜之所以能忍耐这么久,是因为有远征天竺这样的宏伟计划等着他。其他人同样如此。他们大多二十出头,三十上下,最少还能征战二十年。让他们现在就解甲归田,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但他们之前的历练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大战经验的缺乏是他们的短板。益州之战是一个好机会,他可以不在乎,但周瑜不能不在乎,周瑜麾下的武将谋臣不能不在乎。
一直在一旁倾听的邓芝等人也明白了这一点,立刻将目光投了过来,透着期盼,透着渴望。
“诸葛军师有何高见?”
“请荀君为我等后生演示用兵之法。”
荀攸看着诸葛亮,无声地笑了。“诸葛军师谦虚了。你在陛下身边多年,什么样的大战没经历过,何必让我献丑。再者,有右都护在,周都督也要听令行事,该是我等听诸葛军师调遣才对,哪有我越俎代庖的道理。”
“荀君莫非忘了,陛下曾对左都护有明诏,二十年之内,左都护在后,安西大都督在前。二十年之后,左都护在前,安西大都督在后。”
荀攸笑了两声,没有再说什么。诸葛亮拿孙尚香的事比较,其实并不合适,孙尚香正主持益州北部的战事,而安西大都督鲁肃却坐镇关中。只不过他没必要纠结这些细节,既然孙翊愿意让出主导权,让周瑜来指挥这场战事,他也没有理由代表周瑜推辞,妨碍贺齐、祖郎等人立功。
露一手就露一手吧,反正这一战结束后,自己也该退隐了。
“既然如此,那攸就献丑了,还请诸葛军师多多襄助。”
“愿为荀君拾遗。”诸葛亮又对邓芝等人拱拱手。“能与诸君并肩作战,三生有幸。”
邓芝等人心中欢喜,连忙起身还礼。荀攸看在眼里,暗自称奇。早就听说这诸葛亮极善与人相处,就连甘宁都逢人便赞他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诸葛亮与荀攸商量已定,向孙翊使了个眼色。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