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升,达到一定战功可穿红甲,再在红甲中选取骑射双绝者为巴牙喇(即白甲兵)。
白甲兵数量非常稀少,可说千里挑一。巴牙喇就是从每个牛录中选出弓马武功最好的十人组成。每个牛录有上千人,每位满洲兵本身都很厉害,而选出的巴牙喇,是从这些厉害的满洲兵中。如正、镶两黄旗只有二百余白甲兵。
而一旗所辖牛录,少者十余牛录,多者四十余牛录,因此各旗巴牙喇纛章京,所辖巴牙喇兵,少者二百多人,多者也不过六七百人。
除了担任哨探、前锋等任务之外,这些部队更多地跟随在各王公大臣身边,也起到巡视保护的作用。从《满文老档》的记录来看,跟随在大汗,即努尔哈赤或皇太极身边的称为“白侍卫巴牙喇”,而跟随各旗旗主贝勒等贵族的则称为“白随侍巴牙喇”。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八旗鼎盛时期,真正的护军营全部人数从来都没有超过五千人(后来堕落后的八旗子弟不算),是八旗军中最为强悍的战力。
而他们在战阵之时,除了护卫将领外,更多的作用是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在战局最需要、最关键的时候,犹如一把尖刀,取得一鼓定音的效果。而作为满清镶红旗的主要指挥官,他手里也不过只有不足四百的护军营士卒,而其中白甲兵更是只有一百人。
而在这些约三千骑兵之后,则是两千多同样重甲、强弓、战锤、圆盾、火铳武装起来的重步兵,作为扩大战果和最后清扫战场的力量,被称为步军营。
在后面,就是一般的汉军绿营了
尼堪一方面被多尔衮任命为督军,但其实他最重要的身份是满清镶红旗的“固山额真”,所谓“固山额真”也被叫做小旗主,是八旗一旗当中除旗主外最高长官,而且由于八旗旗主基本都是满清的实权权贵(如正黄旗、镶黄旗旗主是多尔衮,正白旗旗主是多铎),很多时候不能亲自领军,所以许多时候行军打仗时,固山额真都是以部队最高长官存在的。
比如此时尼堪手下统领的镶红旗大军,除了约有一千五百人留在北方作为戍卫部队,其余五千士卒均由尼堪统辖。
尼堪眺望着远处建立在半山腰上的城寨,对身旁的传令护军稍稍示意,一番旗语和命令传达之下,数千绿营汉卒被八旗步军营满脸凶悍的驱逐之下,从后面驱赶到队伍前方,准备作为炮灰,先行攻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自南下入广西以来,第一个要征服的就是他现在脚下的平乐府,尼堪原本并没有把这个任务当回事,在他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