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争,说到底还是特么的党争!
大明朝缺聪明人吗?从来不缺!可这些聪明人的聪明劲不是用在研究农业、工商业发展上,不是用在研究民生、军事问题上。
而是都在钻研怎么互相拆台,怎么口诛笔伐,怎么置政敌于死地!
论起对人事、政治等等事务的敏感性,论聪明,论才学,一百个朱由榔绑一块,也比不上一个朝中大臣!
朱由榔要做的不是像个先知一样手把手教他们造枪造炮,教他们治国理政,大明朝又不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用得着你教?
能站在这个大殿里的人,脑子都不比后世那些个清北毕业生差!
朱由榔的任务是必须强制他们把自己的聪明劲用在正道上,用在民政军事上,别特么给我搞什么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几朝党同伐异,只看屁股不论对错,一天天除了吵架屁事不干的风气。
谁敢再搞党争,朕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传朕旨意,这本书必须大规模刊印!每一个知府、县令都必须通读!”
“今日朝会所议诸多政策,从下月起全面实行!吏部、户部和都察院抽调人手,组成五个巡视组,不定期在各省府县巡视农业生产工作,一旦发现欺上瞒下、乱搞摊派、官商勾结罪行,一律严惩。”
“不知情者一撸到底,知情者直接斩首示众!”
“当然,有奖有罚,今年农业为地方官员首要考核目标,只要干的好的,成绩优异的,无需拘泥于资历和京察年限,可直接越级擢拔,如军功例!”
第2章 五方会谈
在朱由榔“一手刀子,一手银子”的鞭策之下,整个南明的官僚系统都飞速运转起来。
首先是农业税的问题,从这次夏粮征收开始,便统一征收实物,不再收银子,如果哪个府县再敢搞官商勾结压价,你看都察院那帮等业绩等疯了的不手撕了他。
其次是种子问题,朝廷专门拨出八万两专款向闽南、湖广高价收购番薯、土豆、玉米。结果搞得许多在湖广北部和福建北部,清廷统治下的老百姓都偷偷将自家种的东西卖到这边来。
最后朱由榔还咨询了一下张同敞,能不能直接通过海贸向东南亚购粮。
张同敞主持市舶司也有大半年了,对于东亚这块地界上的各路势力也算门清,对于天子的要求,他表示如今东南亚到南亚这地界上的海贸,主要受西洋人控制。
目前已经是十七世纪了,西洋几个殖民大国对东南亚和东亚的势力渗透已然很深了。
如果要在海贸上做文章,不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