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缺乏骑兵的难处了,哪怕取得胜利,也很难继续扩大战果,因为追不上人家,如果刘芳亮此时手里有两千骑兵,他大可以纵马追击,将清军仓皇撤退时那些掉队的小股吃掉,甚至能追上清军大部,只要将对方缠住,便能等步兵大队追上来围歼。
古代战争中,骑兵最大的作用不是冲锋,而是扩大战果和撤退时最好的预备队。
刘芳亮眼看清军北去的烟尘,有些咬牙切齿
他本来是想引诱何洛会把八旗精锐砸进来,然后给他一个深刻教训,没想到这鸟厮如此警惕,竟然只派了几千绿营的虾兵蟹将,见势不妙就跑路,跟个滑泥鳅似的。
这倒是刘芳亮想岔了,事实上桂北一战后,又加上云南失陷,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也在同等军力下兵败被杀,清军对于明军的轻敌情绪已经大大消除,尤其是何洛会这种十分敏锐的老将,已经开始正视自己的对手了。
于是乎,今天这种派炮灰试探一波,见状不妙,立马带着人马转移别处,重新寻找战机,事实上才是满清八旗的主要战术,反而以前尼堪、鳌拜那种动不动就冲上去硬莽的冲锋,则是之前轻敌心理的体现。
清军跑路,刘方亮也不敢纵军追击,步兵不是骑兵,一旦分得太开,被分割包围,连跑都没法跑,只能让大军紧密排列,慢慢朝北推进。
而何洛会则是一路将骑兵带到了袁水岸边,反复回忆着之前明军的战术,心中慢慢有了想法,这明军战术看似乌龟壳难以突破,但也并非没有弱点……
第47章 开辟敌后战场
袁州的南边,吉安府西部,一处叫做义山的小山脉下,数千衣着褴褛,拿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兵械的士卒艰难扎营休整下来,他们从庐陵、泰和一路西逃,在清军层层拦截追击中跋涉上千里,终于来到了明军控制下的永新、永宁地界。
带头的领袖正是之前在吉安叱咤风云的起义军首领李天保,此时他狼狈得不成样子,以前的两三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不到五千,其余要么溃散,要么被歼灭。
从何洛会围剿吉安到明军总攻江西的一个多月时间间隔内,曾经席卷了整个吉安的民变大军面对清军精锐步步紧逼,分割包围,溃不成军。这些刚刚放下锄头没多久,武器装备稀烂的义民哪里会是清军的对手?
万般无奈下,李天保决定向西寻求明军庇护,这一走,原本剩下的两万人经过十余日的长途跋涉和围追堵截后,便只剩下了四千多,而且疲惫不堪、弹尽粮绝。
营地里升起篝火,准备饭食,疲惫得有些麻木的将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