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江南地区本就不缺这方面的工匠,厂房,满清禁海之后,又趁机强行征用没收了不少未出港的内河商船,零零总总加起来有数百艘,张存仁凭借此训练了三万多内河水师。
于是乎,加上谭泰在九江等地尚能控制到的三四万人,此番鄱阳湖会战,清军方面至少能聚集起十五万人。
占了兵力总数的一小半,江南清军的大部分,而明军这边,人数处于劣势,光复军北路军总数在十万余 ,就算加上南昌反正和郝摇旗进入江西后组织起来的各路义军,也就是十二三万的样子。
…………………………………………………………………………………
九江城下
朱由榔是真的无奈了,攻城战已经进行了二十多日,除了焦琏那边扫荡了城南三寨外,其余丝毫没有明显进展。
之前明军要么是守城方,即使攻城,大多也是有内应之类取巧办法,这般排开阵势,强攻城池,尤其还是九江这种坚城,真是第一次。
谭泰沙场老将,绝非守长沙的屯泰之流甚至章于天之辈可比,他驻守九江的第一件事就是严密将城中百姓管控起来。
事实上明军到江西之前,他就开始有序把城中不少百姓赶出城外,对于剩下的进行保甲编制,限制活动。
又强迫城中青壮参与守城,以砖石堵死城门,强征粮食,保证军队供给,拆毁城外房屋,避免作为明军攻城器械材料。
总之,朱由榔终于部分体会到了当初孔有德在桂林城下的感受。
在古代,围城十月甚至好几年都打不下的例子比比皆是,只要守城方谨慎行事,不轻敌冒进,安排得法,是很难被攻破的,故而孙子兵法有“十则围之”的说法,显然,朱由榔手里没有十倍于谭泰的大军。
于是,除了每天都进行的炮击外,明军很难再进行什么有效攻城。
而此时明军的大炮又不足以破坏九江重镇的城墙,最多只能杀伤一些守城清兵。
就在朱由榔和李过焦头烂额之际,南昌反正的消息传了过来,朱由榔和李过大为振奋,如此一来,九江事实上作为江西门户的意义已经不大,明军大可以直接从南昌府直接进入江西腹地。
正当明军准备下一步行动之时,谭泰却先动了。
翌日拂晓,谭泰派出精锐四千,悄悄出城,突袭九江外围,庐山北部的青山镇。
在这里获得船只后,他们迅速北上,企图占领南湖嘴。
如果说鄱阳湖是江西乃至于长江中段的战略要地,那么南湖嘴就是这块战略要地最重要的咽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