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
崇祯元年开始,协助攻剿民变,屡立殊勋,在一众兵败连连地方督抚将帅当中格外耀眼,一度把李自成打到只剩下十八骑逃入商洛山。
崇祯十一年,关外形势急转直下,他又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关督抚蓟辽。
从事实上来看,洪承畴绝对不该为松锦战败负主要责任,完全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瞎指挥的结果,甚至即使如此情况下,洪承畴的指挥布置也算可圈可点。
故而,在他看来,自己没什么对不起明廷的,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兢兢业业数十年,干过督学、刑部、参政、督抚等等,对明朝的贡献也不小,扪心自问,也是老朱家对不起他洪承畴。
所以降清之后,洪承畴毫无压力的完成了身份上的转变,重新融入到新的角色中,他依然还是那个督抚一方的封疆大吏,可以说在降清文官地位当中,洪承畴绝对是no1,就连范文程之流都没法比。
可这种心安理得却是有限的,他是一个接受过完整儒家教育的传统士人,当清军入关,剃发易服之时,这种从幼时便植入的深刻文化烙印告诉他,自己所做的一切,必然遗臭万年。
但即使如此,他也能说服自己,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呢?与其螳臂当车,还不如主动适应,那些扬州、江阴之类的反抗纵使轰轰烈烈,可又有什么用?与其血流成河,长痛还不如短痛,自己纵然名声狼藉,但只要清廷还在一日,子孙后代,官爵荣显又岂会少?更何况,等清廷坐稳江山几百年后,自然会有人给自己这个“开国元勋”歌功颂德。
可城外那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天子打断了这一切
洪承畴立于奉天殿那开阔大殿之上,面前丹陛俨然,其上皇位依旧金光灿灿,威势凛凛。
“学士,午,午门那边降了!”
一名士卒从门外跌跌撞撞跑了进来,惊恐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到了如今地步,是个人都知道洪承畴已经玩完,即使是那些个当年的亲信,也开始动摇起来,一看到焦琏等人的大军滚滚逼来,当即放弃反抗,弃守投降。
洪承畴呆呆看着眼前依旧金碧辉煌的丹陛与皇位,逐渐升起的阳光勉强射入殿内,令人叹为观止。
忽得哈哈大笑起来
“没想到啊,没想到,我洪承畴自以为顺应天时,却是被一小儿逼到了绝路!”
“没想到你朱氏这点残山剩水居然还有如此造化!也好,也是,昔日光武中兴,谁又想得到一地鸡毛的前汉居然会有如此造化?”
“不过我洪承畴虽输得不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