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自从孙志作乱的消息传到建康,台城便一直物议沸腾。
初三那日,会稽郡四月飘雪,琅琊王毫不犹豫地将这异象归到了三吴世族头上,给圣人出了个趁机征发乐属的荒唐主意。
如今孙志之乱愈演愈烈,三吴世族固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琅琊王自己,却也被圣人定为了祸首。
毕竟,这样重大的叛乱,这样惨烈的后果,如何能是当今圣人昏庸所致呢?
圣人要一如既往地维持他那用纸糊就的高高在上的明君形象,那么,必得是有小人作祟,所以才会引发如此严重的祸乱。
琅琊王被圣人当众斥责,在冰冷的砖地上跪了许久,心中又是委屈,又是不忿。
当日提起征发乐属时,圣人明明大加赞赏,如今才过了区区三日,他怎能如此颠倒黑白,将这一盆脏水统统泼到自己身上?
自己明明也是先帝的骨肉,凭什么却既不能登上皇位,又要替圣人背负这样的黑锅?
琅琊王有满腔的怨恨想要发泄,却找不到一个能够为他做主的人。
那些平日里围绕在他身边的官员,无一不说要为他赴汤蹈火,可此时此刻,却谁也不肯为了他对上圣人。
琅琊王绝望地跪在大殿之中,久违地想起了自己那含恨而逝的母亲。
他想,若母后还在,必不会教我如此受辱,她一定会为我做主的。
可他的母亲早已怀着满腹的担忧和失望,长眠在那阴森孤冷的地宫之中。
琅琊王纵有千般万般的委屈,也再没有母亲了。
更何况,他其实很清楚,在母亲的心里,自己永远都比不上皇兄——不是因为母亲更爱长子,而是因为皇兄是江左的皇帝,是肩上背负着社稷万民的天子,而在母亲的心中,司马氏的江山,远重于她的孩儿。
琅琊王有些想哭,又有些想笑。
他想说,母后,你看,你寄予厚望的皇兄,就是这样把一切都搞砸的。史臣尖锐的笔锋会永远记得,太昌四年四月初三,夏雨雪,圣人征发乐属,以致孙志谋反,三吴大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