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族将迎来其绝对没有可能成功扭转的颓败之路。
“太快了。”谢瑾发自内心地感叹,“阿回,从出兵东征,到分田入籍,再到如今有关徐州府学与官吏任命的种种,你做得太快、也太着急了,恐怕会引起无数人的反对。我们不是说好了,千般万般,御胡为要,等击败北秦之后,再来解决江左内部的问题吗?你再等等,稍稍放慢一点步子,好吗?”
“是我不想慢吗?”郗归甩袖而起,横眉反问,“我原本打算得好好的,要在徐州一步一步地增加粮食产量,培养民兵,增加北府兵的兵员数量,然后再用一二年的时间,同步在三吴收拢民心,最后再一地一地地,在三吴展开行动。可事实又如何呢?”
“这紧迫的时局,能容我接着等下去吗?”郗归冷呵一声,看向谢瑾,“自从谢蕴打算让王定之出任会稽内史一职,我便一直在与你说三吴的问题。上虞出事后,我又屡屡去信,可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对,你是派了人去会稽看着王定之,可他又做到了什么地步呢?上虞县的动乱真正解决过吗?”
郗归缓缓摇头,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从来都没有。”
“他们至今都没有获得过一句来自官方的伸张正义之言。那些在前往会稽城请愿的路上,凭空消失的数百百姓,至今都下落不明。这件事情,又有谁给出过一个交代吗?还是没有。”
“谢瑾,你不过是自以为重视罢了。”郗归审视地看向谢瑾,“其实你一点都不看重这些。你觉得一个小小县城的风波,远远比不上你在台城的筹谋。你觉得你在建康所做的一切有关平衡世家大族之间势力矛盾的举动,才是真正有效的、真正为了江左好的。可事实又如何呢?”
郗归无比确凿地说道:“正是你看不起的那群细民,他们在孙志的煽动引诱和世族的推波助澜之下,在三吴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损失。叛军一县一县地攻打下去,几乎占领了整个会稽。即便上虞的风波并未发生在吴兴和吴郡,可这两处也不能完全在叛乱中幸免于难。”
“三吴乱成了这般模样,所以北府军不得不出兵。”郗归看向谢瑾,缓缓问道,“既然如此,你想要我如何做呢?难道要让我白白消耗着粮米,消耗着精力,消耗着北府军将士们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去白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