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利益的能量。毕竟, 与建康城中的大多数人相比, 桓元可要聪明得多, 不是吗?”
“且不说桓氏兵马若与北府军对上,会如何地两败俱伤。单就御胡之事而言, 北秦丞相王宽已多日不曾上朝, 据探子所报, 王宽病势沉重,恐怕即将不久于人世。”
“一旦王宽病逝,符石定然会筹措力量, 组织南攻。”
“如此局面之下, 桓元若是背刺北府, 平白消耗北府军兵力,那么, 等到符石出兵南攻的那一日, 势力遭到削弱的北府军, 必将无法有力地在下游牵制北秦。如此一来,桓氏就要自己抵御北秦的千军万马了。”
“军队是桓元安身立命的基石,北秦一日未灭,他便一日不会冒着折损自家军队的风险,来与北府军为敌。”
“所以, 目前的局面下, 只要北府军仍旧掌控在我的手里,我便不必担心来自桓元的背刺。”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说到底,郗归并没有多么在乎这种短期的失败,所以才能如此冷静地进行分析。
因为就算京口真的在与建康的对峙中失利,她也依旧能够重新团结起徐州的百姓与北府的旧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
大不了,就像一年前那般重头来过。
然而,她可以承担一时失利的风险,台城却不能接受被京口和荆江同时围攻的可能。
所以,在这场不见硝烟的对峙中,台城其实必败无疑。
谢瑾他身处高位,早已习惯了谨慎,若再加上点关心则乱的影响,便总是想要求一个百分百的安全。
可真实的对峙之中,通常是不会出现他所追求的那种百分之百的绝对安全的。
对郗归而言,在江北与三吴的局部战役上,北府军固然需要尽可能地保证绝对优势,以便更好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可在与建康的对峙中,只要取胜的可能有七成,那便已经足够了。
因为她很清楚,承平日久的生活早已侵蚀了台城那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