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的坚持。
太昌八年元夕, 曾两度担任徐州刺史一职的南昌县公郗声, 拖着病体残躯,在京口军民的簇拥之下,最后看了次京口的灯会。
次日一早,他便在郗如的陪伴之下,登上了前往高平郡的马车。
太昌八年四月初八, 郗声携郗途、郗如, 代先父郗照,于高平郡金乡县, 祭祀郗氏列祖列宗。
四月十四,郗声病逝于金乡。
他是郗照渡江后生下的长子,是郗归在这世上与郗照间最深的联系,其出生、成长与死亡,无不与这个王朝的起落兴衰有关。
他是江左初年动荡朝局的亲历者,又在临终前亲眼窥见了汉人得以挥鞭北伐的光明前途。
他这一生,数次见证了司马氏王业在建康的起伏。
人们常常喜欢感慨朝代兴亡,可从始皇统一六合到如今的江左,除了炎汉之外,又何曾有过漫长的国祚?
江左世家总爱怀念中朝,可中朝也不过只短短存在了五十一年,便迎来了永嘉丧乱、五胡乱华的惨淡局面。
至于北方那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胡族朝廷,就更是短祚了。
如此种种,以至于对生于这个动荡时代的人而言,一个朝代,或许只是一个人短短的一生。
可偏就有人,盼了一辈子,也没能盼到心心念念的改朝换代、兴师北伐。
那是郗岑的遗憾,如今,郗归、郗途与郗声一道,帮他弥补了几分。
武侠小说里,一个转场,便是花开花落五十年,郭靖黄蓉在襄阳的血战,彻底成为遥远的故事,转瞬就到了元顺帝至元二年。
而等主人公从小小少年长到二十多岁时,竟已是明朝的天下了。1
郗归未穿越前还曾感叹过,许多抱憾而终的宋遗民,只要再多活几年,就能看到汉人光复天下。
可在不见希望的日子里,别说几年,就连几日都难以坚持。
郗岑的郁郁而终,绝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前途黯淡,而是因为看不到北伐的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