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孟月池的话,文娇儿立刻说:
“有!文氏在淅川城内有别院。”
“好,你让你族中派人潜入淅川城,联络许、顾等城中豪族,让他们想办法与我平卢军里应外合,拿下淅川。”
文娇儿吞了吞口水,才说:“大人,如今到处都知道刘参将被招安,各家只怕只想自保……”
“所以,还有另一件事。”
孟月池弯下腰,看向文娇儿。
“我要你,先假意投靠刘参,然后,假冒刘参的手下,替我杀几个人。”
文娇儿的掌心全是汗水,她小心翼翼地问:
“大人想要我除掉谁?”
“我的祖父和伯父。”
孟月池的语气很轻。
她需要一个拒绝朝廷招安刘参的借口,她需要一个长期带兵留在江南的借口。
有什么比血亲之仇更好的借口?
第149章 姑娘请披黄袍(三十五)
尽管宰相梅舸认为招安逆贼刘参是养虎为患,新登基不久的皇帝万俟引还是采纳了朝臣们的意见,决心派人前往淅川,招安刘参。
至于去招安的人选,万俟引选中了右骁卫大将军、御史大夫张玄易。
张玄易在当年屠勋作乱时先是投靠屠勋,又在孟月池派人劝降时重新投效朝廷,依靠对屠勋麾下将领的了解和对逆贼的狠辣,他很快便崭露头角,将十万“逆贼”驱赶上山之后放火,更是为他赢得了朝廷的褒奖,后来朝廷论功行赏,把他定为了平定逆贼的首功,反倒是攻下凤城之后对“逆贼余孽”手软孟月池被褫夺了左千牛大将军。
因为这份前情,张玄易在心中一直将孟月池视作是自己的对手。
可后来朝廷无力养兵,一味仰仗在外的节度使,让孟月池凭借军功步步高升,终于成了天下间最强势的节度使,反倒是张玄易空有将军之名,却只能在繁京附近做些练兵的差事,多年来在朝堂上也没什么建树。
不过,这人虽然手上没有兵,却是有嘴的,每次朝中弹劾孟月池,他都会掺上一脚。
可以说,作为节度使的孟月池每一次被封赏、每一次扩大了治下州府、每一次得了战功,都伴随着张玄易的酸言醋语。
此次朝中选了他做“招抚使”,又给他拨了三千兵马,看中的也正是他“不惧太尉之威”。
指望着他能在孟月池十万兵马的威慑之下把招安刘参的事儿给做好。
对朝廷的此等心思,张玄易心知肚明,他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数年来他兢兢业业地骂孟月池,总算给自己骂来了一个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