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子里太杂了。
“所以还有什么呢?赵泗挠了挠头?不管啥,都拿出来打一竿子。只要能种,无一不是影响千秋万代!”
说不定,日后还能够名垂青史呢!
既然都要弄,那就一起弄,弄的声势浩大,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把能用上的都整出来。
没必要藏着掖着,搞点东西磨磨唧唧不是赵泗的风格,能够借力而不借力赵泗也不会干。
要么不弄,要么全弄。
赵泗倒想看看,他一点点微末的现代知识,能不能在这个时代绽放出绚烂的火花。
第二十六章 万一弄出来了呢?
仔细一想,赵泗发现好像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都能派上用场。
甚至于加减乘除的现代运算方式,乃至于方程表达式……
一些现代习以为常的东西似乎都能在这个时代迸射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王离对赵泗的话没有轻视的意思,听到利在千秋四个字打起来了精神开口道:“果真如此?”
“果真如此!”赵泗点了点头。
“我去差人来,都要什么匠人?”王离开口问道。
“木匠吧……对了盐是不是很贵?”赵泗又开口问道。
“还成,算不得太贵。”王离开口回答道。
“之前岸上置的形如虎蹲的盐多少钱?”赵泗知道王离是个狗大户,故而特意开口再次询问。
“一块约莫几百钱上下,看大小吧。”王离想了一下回答道。
“这还不贵?”赵泗翻了个白眼。
秦朝货币的购买力可不差,几百钱,买一块不到拳头大小的盐。
“那百姓日常所食用盐作价几何?”赵泗继续开口问道。
“不太清楚……”王离挠了挠头。
他家里所食,用的都是形盐,在这个时代最上档次的一种盐。
也就是盐自然结块或者经过人工制作以后形成的如同动物形状的块状盐。
形盐在这个时代是上档次人家的标配。
赵泗心中暗暗思索,关于古代制盐,他还真有点想法。
盐这玩意,要么使用饱和结晶法,要么就是木炭草木灰吸附过滤。
盐这玩意到处都是,其实古人很早就知道海水里面是含盐的。
只不过自然析出结晶杂质太多,实在缺乏过滤手段,若只是灰尘杂质也还无妨,重金属含量过多才是真的要命。
“现今盐多从何处开采?”赵泗继续问道。
“多产于齐地,听说那边煮海成盐,至于其余之地就比较驳杂,要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