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大秦沿海地区就能够从原本的落后的煮盐法改为更加先进的晒盐法。
要知道,直到清朝末期,晒盐法依旧是诸夏之地最大的产盐之术。
现在大秦第一批盐池开始生产,带来的直观改变就是盐产量大幅度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比较于耗时耗力还需要木柴煮盐的生产方式,如今的晒盐法先进的简直无以复加。
如今的盐池建设和生产进入正轨以后,已经从郎中令移交给了少府,不过蒙毅作为初期工作的主导者,知道盐产量的提升和制盐成本的下降,故而上奏提议降低盐价。
蒙毅此举引发了少府右丞迟龚的不满。
少府,专司生产建设和山川河泽之税。
说人话就是盐金专制税收,是少府的钱袋子,迟龚怎么可能同意降价?
他喵的产量刚上来,成本刚刚下去,眼瞅着就要发一笔大财,你蒙毅说降就能降?
而左相李斯,很显然也更加倾向于少府右丞迟龚。
所谓官山海,盐专卖,无非就是打击私盐的同时寓税于价,说白了就是把盐税加到了盐价里面,完全是垄断生意,也是大秦目前财政收入的大头。
李斯,是法家……
第一百二十七章 始皇帝的良苦用心!
法家自商君变法以后已经立下根基,后世所有律法的更改,都是在驭民五术的原则下进行更改。
即最大限度的压榨民间资源以为国用,重耕的同时重税,打散旧有的姓氏聚集,拆大家为小家,挑战人性底线,最后再放开升爵的口子,给予一道微不可及的光明。
尽管李斯在成为左相以后,对吕不韦时期的律法做出了一定的革新,同时因为大秦一统六国,秦吏暂时无法深入地方的缘故,做出了一定的政策放松,但是本质上李斯依旧没有超出驭民五术的范畴。
故而,李斯自然是不同意让利于民的。
官山海的本质就是寓税于价,将赋税加在盐价上面。
如今大秦掌握了独家的生产技术,现在的盐价又尚且在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成本降低,产量扩大,但是也依旧没有降低盐价的必要。
让百姓处于最低的生活水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压榨百姓富裕的劳动力和财富正是李斯的行动准则。
故而,李斯不同意盐价下降情有可原。
“陛下,匈奴于月氏东胡受挫,今年再次尝试南下河套已是必然,而百越之地,尚有六十万役夫……阿房宫要修,各地道路需要铺设,长城还要继续修建,大秦国库空虚……”李斯皱眉向始皇帝解释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