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鸢如何飞天,能否算之?”
“你又癔症了拙,木鸢飞天,如何做算?”
拙抱着怀里的木鸢,并未回答众师兄的调笑。
赵泗的算书是在蓝田大营写出来的。
写完以后,过目人不过是王离和蓝田众匠人罢了。
王离压根对数学提不起任何兴趣,而蓝田军匠,虽然好学,但他们毕竟是匠人,他们文化知识底蕴并不充足。
他们只知道赵泗写出来的新数和算书很好用,是个好东西,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但是也就仅此而已了。
就像三岁懵童初闻三字经,在军匠眼中,算书很厉害,赵泗很有学问,学习算书对他们很有用。
但是对于这群拥有充足知识底蕴的墨家弟子来说,他们能够真切的体会到赵泗所写的算书是何等概念。
开玩笑,这群墨家弟子接触的数算知识放眼天下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最顶尖的知识了。
而且他们个个还拥有充分的知识文化素养。
最初他们拿到算书的时候,心中是不屑的,毕竟赵泗年纪轻轻,就亲自著书,任谁都难以正视。
这个时代,数算可不是什么小学问。
只不过碍于赵泗的身份,他们又有求于人,故而对赵泗赐书表示感谢,心里是不认为能够学到什么东西的。
最开始打开算书的时候,阅读体验也不是很好。
新数?
123456789?
还有乘法口诀?这不就是拾前人牙惠嘛,乘法口诀很早就有了,难道把数字换了一种稀奇古怪的表达方式,就可以著书立说了么?
难道拿一些前人的东西略做更改,拼拼凑凑,就可以大言不惭称为自己所著么?
有人嗤之以鼻,有人略微翻看两眼就丢给旁人。
他们虽然爵位不高,但毕竟出身显学,还是嫡系嫡系,是正儿八经的高级知识分子。
最后赵泗送给他们的的算书被丢给了拙。
然后,拙就魔怔了……
赵泗写的算书,可不是教科书。
赵泗也没那个能耐编撰一本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教科书。
本质书所谓的算书,是赵泗对前世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录,在简单的把各种数学符号和阿拉伯数字做好标注释义以后,赵泗那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前面写的还是加减乘除,下一个就是等差数列。
高低起伏层峦叠嶂,如果这是一本教科书,那么这本教科书一定是失败到极致的。
因为赵泗遗漏了许多承上启下的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